洋下河、東西河、屏東河、樹兜河、龍峰河……連日來,這些已完成截污的福州內河,屢屢發生污水回流問題。對此,福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回應,受制于排污能力不足,這些內河的截污工程還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那么,目前福州究竟有多少個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有多大?福州每天產生多少污水?
被截下的污水 流到了內河里
11月15日和12月12日,媒體先后報道了《福州洋下河變成“麻子臉”》、《惡臭糞水直排東西河》。報道中,兩條河流雖然已經完成截污,但污水并沒有得到充分攔截,依然存在偶爾回流現象。
緊接著,12月14日,洋下河又出現污水回流現象,被污水“玷污”的洋下河,又流到了晉安河里,受到洋下河牽連,晉安河的水質又出現了河面發黃、河水變濁的問題。
問題一 已經截污的內河,為何出現污水回流?
據福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地下排水管道有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但如今大量的雨水管道被污水流入后,都成了雨污混合管道。由于污水管道本身就是通過污水干管輸送到污水處理廠處理,而內河截污,截的就是雨污混合管道。
福州截污工程遵循三個原則:晴天不排污,雨天不內澇,河水不倒灌。因此,在內河截污管道口都設置了一個往內河開口的鴨嘴閥,鴨嘴閥是單向閥,可以保證河水不會倒灌。此外,鴨嘴閥只有在管道內壓力足夠大的時候(通常是下雨天)才會打開,這樣能使大量的雨水順利排到內河中,防止內澇發生。因此,已經截污的內河,一般情況下,晴天是不會有污水流出的。
但恰恰是由于鴨嘴閥的存在,當污水量太大時,排污干管無法及時輸送,污水管道壓力大,鴨嘴閥會被迫打開,污水就會流到河里,導致在晴天時仍有污水回流到內河。
對此,福州市建委表示,原因是沿途污水干管能力有限,污水量大時,就會導致截下的污水外流到內河里。他們將著手提高部分河段附近的污水輸送能力,讓截污工程真正發揮作用。福州的污水輸送、處理能力究竟有多強?這些污水輸送能力,究竟夠不夠消化福州城區每天產生的污水排放量?
問題一 污水處理能力有多大?
福州市建委:從1986年至2012年底,市區(不含馬尾區)已先后建成祥坂、洋里、金山、連坂、浮村等5座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廠,目前污水處理能力為58萬噸/日。
祥坂污水處理廠,位于上浦路,處理規模為8萬噸/日,主要服務閩江北岸西片區;洋里污水處理廠,位于鼓山鎮洋里村,目前處理規模為30萬噸/日,負責處理福州市閩江北岸東片區城市生活污水;浮村污水處理廠,位于福州市新店鎮琴亭高架橋與北三環路交叉口,一期工程設計規模為5萬噸/日,目前運行規模為5萬噸/日,該廠主要服務閩江北岸新店片區;金山污水處理廠,位于倉山區建新鎮聯建村,處理規模為5萬噸/日,服務閩江南岸金山片區;連坂污水處理廠,位于倉山區城門鎮連坂村,一期工程設計規模為10萬噸/日,目前運行規模為10萬噸/日,該廠主要服務南臺島浦上大道以南90多平方公里范圍。
問題二 污水輸送管網能力如何?
福州市建委:截至2012年底,市中心城區(不含馬尾區)建成中途提升泵站16座,建成管網長度1043公里。
其中,江北污水管網系統在洋里一期、二期及市政道路污水管的建設基礎上已較完善,格局已經形成。但六一路、國貨路等排污干管的通過能力需要提升,目前正在推進洋里污水廠廠外管網三期工程,加強片區改造及雨污分流工作,提高污水收集率。
江南片區通過金山外管工程建設和連坂外管一期工程建設已完成主干管構架、主要支干管和倉山中心區部分接戶管網的建設工作,但因市區發展不平衡,且建成區范圍不斷擴大,該區域污水管網還有待完善,今后該區域的支干構架建設以配套市政道路建設同步進行為主,接戶管網建設配合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同步進行。
福州市建委表示,目前,福州市(不含馬尾區)日均用水約64萬噸,5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約56萬噸,已基本滿足污水處理需求。目前正在擴建洋里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規模20萬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