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從強化監管、加密監測、安全防控等方面入手,密切監控,落實責任,縣區聯動,嚴防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截至目前,濟寧市轄區省控重點污染河流斷面水質穩定達到恢復魚類生長標準,有效保障了水環境安全。
在線和人工監測相結合,擰緊排污單位“安全閥”
濟寧市加強對企業的監管,采取突擊檢查、現場檢查、夜查、巡查等方式,確保企業主要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開展重金屬污染防治大排查活動,加大對產生、使用、排放重金屬企業的排查力度,嚴格從生產原料、生產過程、產品及廢棄物處置等各環節,全面排查污染隱患。
為及時掌控水質狀況,濟寧市不斷加密監測頻次,進一步完善自動監控系統。目前,濟寧市12個入湖河流重點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全部加裝重金屬及劇毒物質在線監測儀,具備了重金屬及劇毒物質監測能力。在8個省市跨界、28個縣市區跨界河流斷面,50家重點企業車間及總排污口,14個城市污水處理廠設置監測點,實施定期人工監測。
濟寧市運用在線和人工監測相結合的辦法,每天通過手機短信,將在線數據發送給有關領導及負責人。對河流斷面數據實行一周一監測、一分析,密切關注河流水質變化。組建環境應急監測分隊,一旦發現在線監測數據超標或異常,第一時間到達有關企業,迅速查明原因,認定責任,督促整改,并上報相關領導。
構建防控體系,織密環境安全“防護網”
濟寧市不斷建設完善在線監控、應急指揮、應急操控三大體系,在企業、城市綜合污水處理廠、園區、縣界出境和入湖口設置5道安全防線。在全市直排外環境的企業和污水處理廠建設生物指示池,在風險源單位建設事故應急處理池,構建完備的應急操控系統。建立健全政府、環保及相關部門、企業三位一體的環境安全應急體系。
進一步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開展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演習,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做好相關人員準備和物資儲備,建立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一旦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確保能夠迅速集中主要人力和物力,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及時采取應對措施,迅速果斷予以處置。
濟寧市嚴格實行領導包保責任制,強化責任追究。各縣環保局領導干部包保縣區內重點工業企業,縣建設局領導干部包保城市污水處理廠,一人包保一家單位。如出現超標排污或污染事故必須在24小時內解決,逾時未解決的,立即啟動問責機制,追究包保干部責任。對不落實工作責任制、玩忽職守、貽誤時機和隱瞞污染事故造成水環境污染或其他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縣區積極行動,構筑基層保障體系
濟寧市各縣(市、區)積極落實水污染防治責任制,筑牢全防全控流域治污體系。各縣(市、區)嚴格執法不留情面,屬地管理不留盲區,促進了全市水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
曲阜市嚴格實行轄區管理負責制,要求各鄉鎮、街道對轄區內河流水質負責,保證轄區內入河口水質達標。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堅決取締水源保護區內直接排污口。實施重點河流綜合治理工程,投資5214萬元,相繼實施了蔣溝河、小沂河綜合治理等工程,有效改善了河流水質。
鄒城市不斷加強基層環保能力建設,在全市16個鎮(街)設立了環境保護監察站,每個行政村設立一名環保信息員,初步建立了鎮村環保工作網絡。強化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以農村垃圾和污水集中處理為重點,新建居民區配套建設污水管網或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確保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鄒城市投資200萬元,為16個鎮街統一配發了環境監察專用車輛,結束了全市環保站無執法車的歷史,提升了農村環境執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