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家宴當下已發展為嶗山風景區的一種餐飲特色經濟產業,而隨著櫻桃節的到來,嶗山水庫周邊農家宴更是日漸紅火,一家擁有兩個廚師三個服務員的小農家宴,周末接待的客人數量達到每天80桌以上。而游客大飽口福和老板生意紅火的背后,是過多的廚房污水和食物垃圾,多處的污染物只能直接倒在離水源地僅幾百米的山坡上,威脅著青島這塊最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安全。
1 農家飯店飯菜污水到處流
通往 峪櫻桃山會的公路 ,有一段是沿嶗山水庫而建,而這一段,由于風景優美,也恰恰是農家宴比較集中的地段。在不到一千米的路段上,路的南北兩側就建有大大小小的農家宴7家。最大的一家建在路北,依著山坡而建,共有三層,大約七八十桌的容量,周圍還圈著自己的果林,并圈養著雞鴨等家禽,最小的一家也有十幾桌的規模。
在記者暗訪的幾家農家宴中,每一家都在山坡上挖有自己的排污溝,但都沒有任何的處理設備和防滲措施,而是蜿蜒通向山坡,讓土地直接吸收。在一家農家宴廚房后,記者發現一條墨綠色的小水溝,沿著墻壁來到一處嵌在墻壁里的白色管道,而這段白色的管道連接的通道,正是廚房旁邊刷鍋洗菜的水龍頭,含有大量洗潔精、清潔劑和飯菜油污的水 ,經過白色管道的收集 ,未經過任何有機物處理和油隔離措施,直接流入了小水溝。
#p#副標題#e#很多農家宴中建有蓄水池,養著嶗山水庫的魚,供客人挑選食用。記者在一家農家宴看到,水龍頭的閥門壞了,水順著一根橡膠管流進了廁所旁的一條小溝,最后進了廁所化糞池。
2 有游客認為破壞環境應制止
“吃的就是個土,吃的就是個新鮮,一年來不了一兩次,不用那么講究吧。”一位隨機接受采訪的農家宴食客如是說。記者問食客們是否知道此處是嶗山水庫水源保護區,是否覺得農家宴衛生太差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時,大多數食客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或壓根不認為存在污染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或說一頓兩頓飯對污染和健康造不成什么影響,讓記者不要大驚小怪。
一位來自蘇州的外地游客說:“我大學是環境學院的,雖然學的和水無關,但還是覺得這樣的餐飲場所,應該遠離水庫等水源地。走遠點吃飯也可以嘛,為圖小方便破壞了環境,因小失大啊。”
記者就暗訪了解到的情況,與環境保護部門取得了聯系。農家宴比較集中的城陽區和嶗山區環保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農家宴的環境污染主要集中在其經營產生的油煙 、噪聲、污水 、廢棄食用油脂、燃煤、燃木材等問題上,加之規模都比較小,以小型和家庭式為主,無相應環保設施,日益突出造成環境污染,直接影響到嶗山水庫的水質。
3 進行摸底檢查,杜絕產生污染
嶗山區北宅街道是我市的水源地保護區,在這里有10家農家宴被選定污染整治試點單位。在首家試點已驗收的農家宴記者看到,這里已按要求建起隔油池,油污臟水都從這里進行油污分離,收集的油污;廢水都進入化糞池進行一系列厭氧處理,對有機物進行生物降解,以達到農業灌溉標準,用于周圍果樹等農作物澆灌。同時,廚房排煙通道建在屋頂上油煙經凈化后高空排放;廢油脂則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
記者從城陽區環保部門了解到,從5月份開始,為消除農家宴突增污水帶來的污染隱患,城陽環保分局聯合聯合夏莊、惜福鎮街道辦事處,對水源地周邊農家宴業戶排污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摸底檢查,向業主下發了關于保護飲用水源地規范排污的具體要求。此外,城陽環保分局工作人員還聯合污水處理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對棉花社區已安裝的新型多孔微生物載體處理裝置運行情況進行了巡查和維護。通過采取多方措施加強對農家宴污水排放的管理,確保櫻桃節期間農家宴污水能實現達標排放,杜絕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