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報道后,我們在深刻反思中。”本報連續刊登了二次供水大調查的報道后,長沙市物業協會負責人聯系本報,表示將對物業行業進行規范。
“小區蓄水池幾年未洗,希望有人管管。”市民胡女士也來電稱,她得管管這事。
“我們小區今天開始洗水箱了,你們要不要來看看?”雨花區英郡年華小區的業主一大早就“匯報軍情”。
律師們也加入到我們的隊伍,準備“抱團”請求立法。
……
一天下來,上百名志愿者加入QQ群。水龍頭安全,事關每家每戶。 這座城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關注二次供水。本報將繼續推進報道,希望能守護我們“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物業反思】
清洗率將納入考核指標
長沙市共有大小物業1300余家,1級資質的有24家,2級資質的有66家。
針對二次供水清洗亂象,長沙物業協會副會長羅蛟表示,將從行業自身實施自律。
“我們將把二次供水清洗率納入到物業公司年底考核、升級、評優的指標,如果投訴達多次,將會影響到招投標項目。”羅蛟稱,物業公司一年清洗兩次水箱很有必要, 應主動接受業主和社會的監督,對二次供水的清洗和檢測進行公示。
同時他也表示,有些物業公司物業費收回率低,這也是導致管理和服務缺失的原因之一。尤其是2003年前修建的樓盤沒有物業維修基金,那批樓盤的公共設施逐漸老化,設施維護保養普遍存在困境。
羅蛟的另一身份是湖南華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他表示,公司旗下的5家小區,將在每個月的25日舉行“開放日”,歡迎業主對二次供水、電梯、機房等公共設施進行參觀,并提出建議。
【律師呼吁】
為技術標準和第三方抽查立法
“二次供水所涉及的安全問題具有潛伏性、隱蔽性等特征。”湖南萬和聯合律師事務所李健律師認為,普通市民沒有專業技能和設備輔助,難以有效檢測,“二次供水安全的職責應由物業機構予以鼎力擔當。”
李健建議,每個小區業委會包括業主個人,都可以向所聘的物業要求公開二次供水設施清洗消毒信息。他呼吁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及時制定出配套措施,“例如清洗消毒的技術標準、第三方抽查機制等。”力求有效促使物業落實相關制度。
志愿者反饋
“蓄水池幾年未洗,誰來管”
胡女士是芙蓉區南湖大市場和光公寓的老住戶了,但二次供水蓄水池的清洗對她來說卻是“新鮮事兒”,“住了十幾年就見過清洗了一兩次,已經好幾年沒洗過了。”
蓄水池就放置在樓頂,但樓頂被物業上了鎖,居民無法上樓看。由于小區業委會尚未建立,多年來,胡女士和小區其他居民曾多次尋求物業解決,但“物業公司總是找各種理由敷衍塞責”,矛盾越積越深,如今,物業干脆對小區二次供水不管不問了。
“那水根本不敢用。”胡女士抱怨道。通常情況下,胡女士都會在晚飯后接一桶自來水放著,經過一晚上的沉淀后,第二天才敢用。夏天水質嚴重不達標時,家里就只能買桶裝礦泉水來飲用和做飯。”
“物業洗水箱了,可不讓看”
“我們小區幾年沒洗水箱,今天終于要洗了。”18日一大早,雨花區一小區的張宏波反映,“可物業不讓他看。”
報名參加華聲幫“小區供水監督員”后,張宏波開始滾動播報。他說,家里的自來水經常出現白色透明的漂浮物,“就像紙溶到水里那種細微的東西。”
“我到現在還不知道小區儲水的水池在哪。”他認為,業主繳納物業費,物業就有責任按政府和行業相關標準提供管理和服務,不僅要定期對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清洗、消毒,更重要的是及時公開信息,保障業主的知情權。
互動
招募“小區供水監督員”
下周現場見證清洗過程
本報聯合長沙市衛生局招募“小區供水監督員”仍在進行中。20日,將組織志愿者與清洗公司一道,去屋頂或地下室的水箱看看,現場見證清洗過程,了解二次供水設施的知識。25日,長沙5個小區將舉辦“開放日”,志愿者也可一起去看看情況,學習別人的創新做法。
長沙市衛生局正在準備宣傳手冊,下周培訓時發放,讓大家更加了解自己能做哪些事情。
關心這座城市,從關心自家的“屋頂水箱”開始,你可撥本報熱線96258,或加入“三湘華聲小善團”QQ群(關注二次供水):285282975,與我們聯系。
我們等你舉報小區水質,教你辨水,給你合法身份大膽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