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鄭州城市框架的拉大,已被污染了近30年的“外城河”賈魯河,逐漸成了鄭州城內藏污納垢的臭水溝。不少市民期待著這條內河能夠重新變清。
有關部門對賈魯河河道及水源的積極治理,讓不少人看到了這條城市河流治理成功的曙光。雖然讓河水變清,仍是一個夢,但不管代價有多高,不管“陣痛期”有多長,賈魯河恢復生態河道的目標,都值得全鄭州人去努力、去爭取。
期待臟了20多年,賈魯河何時能變清?
因賈魯河的污染,目前沿河很多地方的地下水已受到嚴重影響,甚至不能飲用。在中牟縣白沙鎮崗李村,該村村民劉三增在5月4日受訪時就曾訴苦說,他們向地下打的50多米深水井,因水垢、雜質太多,已經無法正常飲用,只得購買附近高校自來水。
不僅是地下水,村民們近年來罹患的各種癌癥、腫瘤以及白血病等疾病,也被村民們解讀為因河道產生的污水、臭氣污染所致,“因為之前,這些病真的很少,現在是越來越多了”。
今年58歲的鄭州市高新區石佛街道辦歡河村居民毛長松說,在他的記憶里,小時候,賈魯河里魚蝦群集,水草豐美,他經常在里邊洗澡,老人們還在河邊洗菜、洗衣服,飲牛飲馬,很熱鬧。
“那種場面,真真正正的田園風光,現在一想起來,就還跟眼前一樣。”毛長松說,賈魯河的污染,主要是在最近20多年間,“上世紀80年代還湊合,到90年代,就已經徹底不行了,成了黑水河”。
鄭州市水務局河道管養工葛全忠,在賈魯河一線工作了10多年,并且老家也在賈魯河邊,同樣目睹了該河由清變臭的歷程。他說,賈魯河以前距離鄭州市區很遠,是鄭州的外河,但現在早已被城市包圍,成為市區河流,“要是還再臭下去,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了”。
現狀不得不排污污水凈化有限公司“很無奈”
作為鄭州市內兩個較大的污水處理項目,五龍口污水處理廠和馬頭崗污水處理廠被指為賈魯河鄭州市區段最主要的污染排放源,又被指違規。這讓兩家單位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
6日下午,接受大河報記者采訪時,運營市內多家污水處理廠的鄭州市污水凈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云飛說,自從1998年污水公司成立以后,目前建立起來的4座污水處理廠已達到了100萬噸的日處理污水能力,但隨著鄭州城市框架的拉大、人口的增加、工業的發展,生活污水也在大量增加。
“根據測算,目前鄭州市區每天的污水排放量為130萬噸,而實際的污水處理能力約為110萬噸,雖然幾個污水處理廠每天都超負荷運行,但每天還是有約20萬噸的污水暫時無法得到有效處理。”譚云飛說。
具體到五龍口污水處理廠和馬頭崗污水處理廠,他介紹,馬頭崗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為30萬噸,去年實際處理的污水量卻在36萬噸,但每天仍有幾噸的污水排放到賈魯河中。五龍口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為20萬噸,目前處理能力已到極限,但每天仍有3萬噸污水溢流。
“污水進入處理廠后,不能存放,超過警戒線(設計極限)后就自動溢流。”鄭州市污水凈化有限公司宣傳處一名負責人說,作為財政全供型企業,他們一方面會對污水進行最大量、最優質的處理,同時也爭取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來強化市區的污水處理能力。
對目前的排污,上述負責人認為實屬無奈,“賈魯河歷來是鄭州的排污河道,如果嚴禁排放,那么多的生活污水就無處存放”。
熱議賈魯河治污能否成功,有人樂觀有人悲觀譚云飛說,“十二五”期間,鄭州市將建設多座污水處理廠,新增90萬噸的污水處理能力,以達到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
目前,馬頭崗污水處理廠二期正在加緊建設,預計明年下半年就能通水運行,其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60萬噸,成為淮河流域處理能力最齊全、處理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
另外,馬寨工業園區也將建設一座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屆時該園區的污水將不再流入五龍口污水處理廠,而是就地處理,這會大大緩解五龍口水廠的污水處理壓力。
“處理過的污水除了色度上和自來水有一定差別外,在其他方面都能達到景觀用水和園林綠化用水的條件。”鄭州市污水凈化有限公司有人認為,賈魯河要恢復以往那種水清草綠的模樣,不會是一種奢望。
不過,對于這種預期,鄭州市水務局河道處副處長陳普選卻不樂觀。他說,污水處理廠在建設,但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也在增加,并且增量要遠多于污水處理能力,“污水處理的速度,跟不上污水增加的速度,這還是個大難題”。
陳普選說,要想徹底解決賈魯河的污染,一個很關鍵的工程是徹底改造鄭州市內的雨污水管網,徹底杜絕污水直接入河,并疏浚、清理污染河道,“只有這樣,賈魯河才有可能重現生態河道的面貌”。
負責賈魯河日常河道維護的河南禹舜實業有限公司副經理趙志松說,賈魯河污染問題并非“絕癥”,如果有關部門能狠下決心,徹底堵截污水排放,賈魯河恢復成生態水系,還是很有希望的。
追問恢復生態河道,“陣痛期”到底有多長?
陳普選說,目前賈魯河正源――新密市白寨鎮的圣水峪泉眼已經枯竭,整個賈魯河流域也已經沒有了自然徑流,支撐賈魯河流淌的河水,幾乎全都來自鄭州市內的生活污水,但現有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不夠,成為目前賈魯河治污難以解決的“死結”。這種現實矛盾,和當前市區交通一樣,必然要經歷一定階段的“陣痛期”。但這個“陣痛期”會有多長,他心里也沒底。
在他看來,經過整治,目前已經少有偷排污水行為的賈魯河鄭州市區段,已經讓包括他在內的一些鄭州人看到了賈魯河有效治理的曙光。
對賈魯河污染問題,河南綠色中原環保組織“詩河”項目負責人崔晟說,作為一條人文歷史濃郁的古河道,賈魯河為鄭州市民及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承擔了毀滅性的犧牲。對此,鄭州應當知道謝罪,“不應該讓這條母親河徹底死亡”。
“治理賈魯河是一項重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對鄭州市決策者來說,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崔晟說,賈魯河的治理肯定不會一蹴而就,但不管“陣痛期”有多長,這個代價都值得全鄭州人去努力、去付出、去爭取。
作為鄭州的重要河道,賈魯河的生態環境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讀者朋友,如發現有違規向城區河道內排放污水的現象,可撥打熱線電話舉報:市水務局67721679、市環保局12369、市城管局671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