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小河污水處理廠內,一組展板上的照片觸目驚心——北小河東段一條管徑接近兩米的地下管線污水口,管道70%的面積被烏黑的淤泥占據,只留下最上端的一小“牙兒”縫隙,供墨綠色的污水通行。“這要是趕上大雨,不但地面上的雨水下不去,井下的污水沒準還要冒上來。”13日,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鄭江通報了今年全市的地下污水管線清理情況,2013年,排水集團計劃清疏排水管網2061公里,重點解決北小河等長期淤堵區域20多處。
鄭江介紹,截至2012年年底,排水集團運營的排水管網總計5001公里,其中污水管線2154公里,雨水管線2193公里,合流管線654公里。2012年,全年累計清疏排水管網1950公里,清出溝泥3.1萬立方米,占當年運營設施總量的41%。在此基礎上,2013年,排水集團計劃清疏排水管網2061公里,重點解決長期淤堵路段。
比較集中的淤泥堵點包括,北小河污水處理廠流域的鼎成路地下直徑1950毫米管線,管道內部淤堵率(淤泥面積與管道面積之比)達到70%,育慧北路直徑600毫米管線淤堵率高達80%;城中心區老舊合流方溝——雍和宮大街西側深0.8米的排水溝淤積80%,鼓樓東大街和西大街南側深1米排水溝淤積70%。
“像這樣的長期淤堵路段,我們今年年內至少要掏清20多處,基本解決運營排水設施養護不夠的問題。”鄭江說,從去年開始,集團運營排水設施整體運行狀況明顯改善。2012年,96159排水熱線接到的市民投訴量比2011年下降37%,管線“堵冒”量下降25%。從2013年初開始實施的“北小河流域排水管線清淤”雖然還在進行中,但也已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4月份該區域熱線投訴量同比下降89%。
根據相關行業標準,當一條管線的“淤堵率”超過20%時,即進入了“清掏期”,按照這一標準,本市五環內的多數污水主干線,每年至少需要清掏一次,特別是流經大型居住區或商業區的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