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飲用水衛生宣傳周,主題是“科學認識飲用水,健康惠及千萬家”。昨天,市衛生監督所深入社區,現場解答市民關心的飲用水衛生相關問題。目前,天津已建立起居民飲用水的衛生監督監測全覆蓋網絡,今年下半年,該網絡的監測點將增至500個,其中全部水廠的出廠水水樣、10%的二次供水水樣、10%的末梢水水樣將進行106項全項指標分析。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所趙亮醫師介紹,目前,按照國家和天津市水質標準要求,天津定期對水源水、出廠水和末梢水進行106項水質監測,結果顯示,天津集中供水的自來水水質全部達標,水質狀況在全國位于前列。
除了自來水,來自各種途徑的純凈水正成為更多市民的新飲用水選擇。市衛生監督所環境衛生監督處處長張惠明介紹,截至去年年底,天津衛生部門共對市場銷售的10個品牌凈水器和居民小區內529臺現制現售制水設備進行了抽檢。經檢查,所有產品均能出示有效衛生許可批件,但24臺現制現售制水設備未能提供濾芯更換記錄。衛生部門將10個品牌的凈水器送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529臺現制現售制水設備每臺均現場抽檢出水水質,529份水樣中有24個水樣出現pH值輕度超標,其他檢測指標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針對不合格產品,天津衛生部門已要求相關單位采取措施確保水質符合衛生要求。
張惠明處長介紹,根據“十二五”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管工作規劃要求,到“十二五”末,天津應建立起居民飲用水的衛生監督監測全覆蓋網絡,目前該計劃已于今年提前完成。今年下半年,天津將強化農村供水的衛生監督、監測力度,對全市2995個農村集中式供水點位開展現場監測,強化水質衛生的重點監測,嚴防水污染事故發生,建立健全飲用水衛生管理檔案,提升農村供水的衛生管理水平。
同時,今年天津將健全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網絡體系,監測范圍涵蓋城鎮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農村供水等,監測點位由2012年的215個增加至500個,其中全部水廠的出廠水水樣、10%的二次供水水樣、10%的末梢水水樣進行106項全項指標分析,其余水樣進行42項常規指標分析。對于納入監測網的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和農村學校自建設施供水單位,每季度至少開展1次衛生監督檢查。以便系統掌握和分析飲用水衛生安全狀況,及時發現和處置飲用水安全隱患,防范飲用水污染危害人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