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賠付,一直以來是困擾地方主管部門及受害群眾的煩心事。不過,隨著地方政府對環境污染責任險(下稱“環責險”)的引入,一個更為妥善的解決渠道正展現在公眾面前。
近日,青島市環保局公布的信息顯示,當地12家企業正式進入第一批試點購買環責險名單。同時,該部門還公示了環責險保費、賠償等各個環節的操作方式。這意味著,青島已經成為全省第一個試水環責險的城市。
“現在我們已經確定了第二批61家試點企業,計劃在7月底完成第二批試點企業的投保簽約。”24日,青島市環境保護局監察支隊副支隊長黃潔清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政府準備用2到3年的時間將環責險的試點工作全面鋪開。
不過,作為目前仍由政府主導推廣的險種,環責險的推進尚存諸多難點。
“這個險種在我國的發展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雖然目前的保費門檻較低,但由于企業認識不足,保險公司無利可圖,這一險種發展滯緩。”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推動環責險的發展,還要做到政府政策扶持、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感、保險行業信息共享等多方面的完善。
政府與市場的交接棒“青島是山東省首個展開環責險試點工作的城市。”黃潔清對導報記者表示,此次參與環責險的第一批試點單位共有12家,主要集中在環境風險隱患點多、容易發生污染事故、定損比較容易的行業。作為第一批試點企業,試點單位由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承保單位,提供保險服務。
雖然整個過程看似簡單,但是作為此次事件的主導者及推動者,青島市政府背后所下工夫不小。
據了解,從2010年開始,青島市人大就把建立環責險制度列入督辦提案;去年4月,青島市依據國務院相關法規,制定印發了《關于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今年1月份,青島市環保局聯合青島保監局頒布了《關于印發<青島市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至此,一個探索3年形成的以政府推動為主導、企業參與為主體、引入商業保險為補充的新的環境污染風險管理與環境治理的運營模式初步顯現。
這一模式細致籌備背后,寄予了青島市主管部對其治污效應的期望。黃潔清表示,雖然青島還未出現過大的環境風險污染事故。但是在全國,此類事件不斷發生,污染后的補償問題一直是難點。引入環境保險機制,用社會化、市場化的途徑,解決污染環境的損害,是一種有益嘗試。“這也改變了以往‘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埋單’的解決方式。”黃潔清說。
“以往企業發生污染事件,賠償標準和責任都難以制定。”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副總經理侯傳和對導報記者表示,環責險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多方聯合治污路開啟導報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隨著環責險的推出,除了“政府埋單”的風險大降,企業的安全生產也由以往主管部門單方監管,向政府、保險等多方聯合監督轉變。
24日,12家試點企業之一的海晶化工環境安全部工作人員告訴導報記者,公司領導非常重視和支持參投環責險,在投保前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海晶化工投保環責險工作已經全部順利完成,此后還要同市環保局、保險公司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合作,提高企業防范環境污染風險的能力。
侯傳和也表示,與其他險種不同,環責險是在事前對投保企業進行風險評估、風險監測,把大量的工作集中在風險發生之前進行處理。“這事實上是一個預防性質的險種,事先排除隱患,避免發生環境污染事故。”
據了解,目前,青島市環責險第二批試點企業風險評估工作正在推進過程中。其中,環境風險評估組在對青島金爾農化研制開發有限公司進行風險評估時,作為環境風險評估小組專家之一的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監測中心實驗室主任史本章表示,“企業經過了最近一次整改,總體情況不錯。但是,還存在像薄缸筒露天堆放、未安裝報警裝置、閘閥等隱患。”
顯然,這會促使企業改善風險管理現狀,提高企業的防范風險管理水平。實際上,像這樣的場面,在青島市推進環責險工作中經常出現。青島雙桃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環安部部長李云志對導報記者表示,參投環責險,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環境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專家對企業進行評估會發現一些問題和隱患,二是企業承擔的隱形風險減少。”
尚需更大推力雖然環責險的效用已經明晰,但據了解,該險種在青島的推出并非一路順暢。
青島市環境監察支隊稽查處科長孫誠表示,環責險對企業來說是一個新險種,有的企業不了解,甚至認為企業10年都不會出事,不想繳納保費,覺得冤枉。
包括郝演蘇在內的業內專家表示,企業對于參與環責險認識不足,會進一步導致保險公司缺乏推廣這一險種的積極性,造成環責險在全國雷聲大、雨點小的滯緩發展。
侯傳和的一番話更驗證了這個事實,“目前在國內,這個險種產品有,條款有,但是大部分都沒有推進。主要原因是,保險是一個‘大數法則’,這個險種參保的企業相對少一些。基于這個原因,這個險種一直沒有開辦起來。”
郝演蘇建議,推動環責險的發展,第一,要做到信息共享,保險行業要做到對基本數據等信息的溝通。第二,政府在推動環責險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應僅僅是強制,還應該出臺優惠政策給予支持。第三,重視險種的開發,完善環責險細則。第四,企業應充分認識到環責險的重要性,增強社會責任感。
從目前全國各地的試點開展工作看,政府能否有效推動,是環責險順利開展的重中之重。如無錫市是較早展開環責險試點的城市,目前已經摸索出一套適合當地實情的政策與辦法。
實際上,青島的嘗試也正在向多部門聯動等更深一層的領域探索。黃潔清對導報記者表示,環保部門將對企業積極投保、履行社會責任的良好行為,及時與金融部門溝通,優先考慮給這類企業提供貸款。另外,企業若參投環責險,其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的審批方面、竣工驗收上以及項目資金等都會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