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記者隨2013年廣西環保世紀行采訪團走入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新國村古選屯,只見人工濕地內美人蕉競相怒放,污水處理池下游清凌凌的池塘臨風泛起片片漣漪,稻田里部分禾苗正開始抽穗。
當地村民回憶,過去由于垃圾亂倒、污水橫流,導致屯里部分農田被丟荒了幾年,“農村廁所糞尿、洗衣洗澡水、廚房等家庭排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稻田,富營養化嚴重,造成稻禾瘋長不抽穗。”
在各級部門的支持下,古選屯興建了全縣第一座村級氧化污水處理池,于去年4月投入使用。如今,屯里70%農戶家中的化糞池及洗滌排水口通過地埋管道接通污水處理池;污水進入集水池,再到格柵池去除懸浮物后,進入厭氧池進行水解、酸化處理、殺滅病原菌,進入生態保溫棚利用水生觀賞植物過濾水質;最后,人工濕地利用美人蕉、萬年青等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作用,去除污水中的營養物質,經過凈化處理后的水可直接用于灌溉農田。村民王偉寧告訴記者:“我們平常的污水經過處理再排放出來,就不臭了,過去被丟荒的水田現在又能種了。”
自治區環保廳生態處李海翔博士在察看過污水處理池后說:“這是我們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安排的示范項目之一,與周圍環境協調搭配得很好,希望它能在當地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古選屯組織了30人的老年保潔隊,每天都安排人員開展義務保潔工作。隊長周柳英說:“以前村里沒有專門的垃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打掃以后垃圾還是隨便一倒就了事,大風一刮又臟了。現在村里實施了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鎮運縣處理’項目,大家保潔的積極性更高了。”
水清了,家園變美了,村民的心也更齊了。目前,該屯集中土地進行農業產業化開發,種植水果1000畝,吸引外地客商在此投資建成無公害蔬菜大棚250畝、食用菌大棚100畝。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該屯還組建了護林隊,巡查保護屯里6000多畝的水源林地——雙龍溝原始森林。獨特的資源優勢還引來旅游公司,對雙龍溝進行生態旅游開發,前期投資已達2000多萬元。
據悉,融水全縣生活污水每年排放量約5475萬噸,而目前只有少數鄉鎮和村屯建有污水處理系統。縣環保局局長楊紹秀表示:“縣里正在制訂規劃,努力讓所有的村莊的污水都能達標排放,使我們的村莊更加整潔、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