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1處區域每逢中雨就內澇,嚴重影響市民正常出行。今年,我市重點對其中12處區域進行了應急排水改造工程。目前,先鋒地道橋、東直路與南通大街交口等7處區域應急排水工程已經完工。其中,機場路零公里改造后已經過了幾場急雨的檢驗。最嚴重的內澇片區——先鋒地道橋應急排水工程昨日投用,可達到大雨時隨下隨排,現場設置的4臺抽水泵,45分鐘便可抽光一個標準泳池的積水。
先鋒橋下4臺抽水泵隨時待命去年夏季的大雨時,先鋒地道橋的積水約達1.5米深,“布拉萬”臺風時,這里的積水約達2米深。每逢中雨,這里的交通幾乎癱瘓。雨后,需2小時以上才能將橋下的積水排凈。
今年6月初,市排水集團啟動對這里的排水改造工程。在地道橋最低洼的路段兩側設置約10米長的雨水井,每側雨水井上方安裝了兩臺大功率抽水泵,并在輔道兩側鋪設明管排水。一旦因雨積水,4臺大功率抽水泵可隨時啟動將低洼處的積水抽至輔道兩側的明管中,最終排入下游干線,匯入先鋒雨水泵站。
該項目負責人貢衛國告訴記者,4臺大功率抽水泵每秒排水達0.6噸,大、中、小雨都可以做到隨下隨排。這4臺抽水泵能在45分鐘內抽凈一個標準泳池(約1600噸)的積水。如遇暴雨,他們還將增派臨時泵站車參與排水。
機場路零公里通過急雨“小考”
機場路零公里區域曾是我市一個嚴重的內澇點,中到大雨后平均積水深度約1米。這里的排澇工程改造后,在老機場路與龍華路交口處增加了5座排水井,有效緩解了積水問題。前段時間的幾場急雨,機場路零公里處沒有發生路面積水的現象。
在東直路與南通大街交口處的內澇點,市排水集團在路面增設雨水井,重鋪地下雨水排水管線,增設了一條單獨雨水管線直排馬家溝。
此外,中和街與永新街交口、南直路與淮河路交口、華山路與長江路交口、一機路積水點4處嚴重內澇點應急排水改造工程也已竣工投用,將接受雨季的考驗。
打通泵站“主動脈”標本兼治除以上7處已完成改造的內澇片外,今年改造的另外5處內澇片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中,預計7月末完工投用。
哈市部分道路被拓寬后,原來位于低洼處的雨水井被抬高了,以前設置的雨水井數量明顯不足。但單一改造雨水井或管線僅能從“標”上達到效果,排澇泵站排澇能力不足同樣會造成大面積內澇。今年,我市啟動了新陽路區域內澇應急治理、先鋒化工區域內澇治理應急工程,通過打通泵站間的“主動脈”——方渠,將兩個泵站合力排澇,工程完工后,新陽路、安發橋下、哈藥路以及禧龍大市場等部分區域性內澇問題將得到治理。
21處內澇片中,剩余的八區體育場、景陽街、橋頭屯、北樹街、水源路、大成街、二十道街、和平橋、紅旗橋9個內澇區域也將在明后年改造。
市排水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雨水井數量不足、設置位置不合理,部分排水管網管徑過細,一些管網老舊破損嚴重,排澇泵站排澇能力不足等都是導致路面積水的主要原因。
今夏的幾場急雨,學府三道街與測繪路交口、征儀路大眾新城小區門前等區域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內澇。目前,市排水集團正在對新內澇點積水原因進行調研改造,部分區域將通過增設雨水井、鋪設聯絡管等方式緩解區域內澇問題。
5處7月末完工改造工程1.建國街積水點 2.新陽路積水點3.哈藥路積水點 4.學府路橋下積水點5.宏圖街與紅旗大街交口積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