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下午,市發改委組織召開了居民用戶水價調整聽證會。針對此前公布的兩套聽證方案,聽證會代表普遍傾向階梯式調價方案,但同時,多數代表表示,調價幅度應從目前的25%左右調整到不超過15%。
28日,21名聽證會參加人和3名聽證人出席會議,7名旁聽人員列席聽證會。
從21名聽證會參加人發表的意見情況看,他們對推進水價改革、適當調整水價總體上表示理解和支持,絕大多數參加人傾向于實施階梯式水價方案,認為階梯式方案更能體現價格杠桿的作用,能夠兼顧不同收入人群的承受能力,有利于引導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符合“多用多負擔”的政策導向,調價對多數居民的影響也相對較小;也有個別參加人主張實施單一制水價方案,認為單一制方案不涉及抄表周期和家庭人口數量等問題,操作比較簡單,管理成本較低,計費也比較直觀。
不過,多數代表在支持階梯式調價方案的同時,也表示目前水價調幅相對較大。市總工會代表指出,2009年水價上調至今,上海市民平均工資漲幅在9.6%-13.1%,而此次水價按照階梯式方案來算,上調幅度在25%左右,相對偏高,應適度下調漲幅到10%-15%之間。同時指出,階梯式方案中第一檔的年用水總量應從240立方米提高到300立方米。
市消保委代表亦指出,由于工業企業用水占比較大,居民用水不應成為水價上調的主要承擔者,工業用水與居民用水的價差應該在50%左右,因此水價上調幅度按照單一制方案來算,則應該不超過0.68元/立方米,按照階梯式方案來算,則在15%左右為宜。
值得關注的是,在聽證會上,聽證會參加人還對加強供排水行業管理、改善水質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也不乏質疑聲。
一位聽證會參加人一針見血地對供水企業的經營管理提出了質疑。“就目前提供的材料看來,供排水企業的人員管理成本較高。如南市水廠一共119名員工,其中35名是管理人員,超過三分之一。另由于薪酬結構未披露,供排水企業的薪酬結構是否合理也無從考證。與較高的管理成本相對應的是管網漏損率卻一年比一年高,企業投入那么多的管理成本,換來的卻是低效率的企業運營。”
該代表還指出,“供水企業目前并沒有市場化,不存在‘拉業務’的問題,為什么需要那么多招待費呢?”
聽證會參加人普遍指出,供排水企業應以這次調價為契機,切實提高管理水平,加大老舊供水管網的改造和維護力度,重視提高水質,讓老百姓能喝上更干凈更放心的水。建議加強對供排水行業的成本規制,加強對供排水企業的監管和考核。建議今后供排水行業應該做到成本信息更加公開透明,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眾對水務行業的了解與參與度。
兩套水價上調方案水價調整方案一:單一制水價方案,居民綜合水價每立方米擬提高0.85元(已考慮排水費按用水量90%計算的因素,下同),即從原來的每立方米2.80元調整到3.65元。其中,供水價格提高0.49元,排水價格提高0.40元。如果按照月用水量15立方米測算,本市80%的用戶每月增加支出不超過13元。
水價調整方案二:階梯式水價方案,第一階梯覆蓋率為90%,對應戶年用水量為240立方米及以下部分,居民綜合水價調整至每立方米3.50元;第二階梯覆蓋率為96%,對應戶年用水量為240立方米至300立方米部分,居民綜合水價調整至4.10元;居民年用水量超過300立方米以上部分為第三階梯,居民綜合水價調整至4.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