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7月5日至7日,武漢經受了41個小時的特大暴雨的沖刷,降雨總量為1.68億立方,武漢全城失守,道路大面積癱瘓,多處爆發險情,農業受災嚴重。
這一次的漬水點共55處,相比2011年的6月18日的內澇減少了33處,這個暴雨的強度比2011年強很多,在這次災害性面前,武漢市全市的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29732公頃,倒塌房屋73戶、189間,緊急轉移安置了1456人。受強降雨的影響,中小河流的新洲河的掬水和倒水都超過了設防水位,全市的272座水庫有63座溢洪。
在這樣的情況下,武漢市從2011年起就開始了一個應急性的疏通管網和應急性的管網建設工程,目前,排漬建設在漢口三峽聯通的工程和西向河的擴建工程都已經啟動了,新增加了135立方每秒的排量,同時兩大主排線通道都已經完成,主渠、主干灌、主排水渠恢復了過去的排水能力,漢口地區的壓力減輕了。
在武昌地區,羅家路地區的排水工程興建了羅家港、沙湖港,還有一個新溝渠,共是8公里的渠道,打通了東湖連排通道,使武昌周邊地區的過水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時楚河、漢街連通了東湖和沙湖的工程之后,兩大呼吁相互調劑,這樣也有效的提高了武漢的排水能力,同時在漢陽洋浦港泵站的建設器用,大大緩解了武漢的國博中心周邊地區的險情,整個武漢抽排系統在這次的50年一遇的災害天氣面前,發揮了較好的應急作用。
今年,武漢市要投資34.13億元完善四大排水體系的建設,要建設63公里的排水管網,完善環城四條明渠和六九泵戰的興改擴建工程,這些工程體系完成之后,在武漢市年降雨1361毫米的一個汛期面前,武漢市的壓力會有所減小,三年之后,武漢市就可以抵御10年一遇強降水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