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爭議的禪城污水處理費新方案終于出臺。7月22日,記者從佛山市禪城區物價部門了解到,新出臺的方案在原有聽證會選擇方案的基礎上,其第一步調整的“居民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費”下降了2分錢。不過,這依然是珠三角地區價格最高的污水處理費。
平均每戶每月多交3.6元
7月22日下午,佛山市禪城區物價部門公布了禪城區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新方案。新方案規定,禪城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調整分兩步實施:經第一步調整后,居民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費為1.16元/立方米,非居民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費為1.58元/立方米;經過第二步調整后,居民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費為1.22元/立方米,非居民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費為1.63元/立方米。
據悉,此次公布的方案,比今年3月27日聽證會上代表選擇的“第二方案(2013—2014年居民污水處理費為1.18元/立方米,非居民污水處理費為1.59元/立方米;到2015年居民污水處理費再上升到1.30元/立方米,非居民污水處理費為1.65元/立方米),在第一步的居民和非居民生活污水處理費上,各降低2分錢和1分錢。
據了解,本次公布的新方案將從8月1日起開始實施。按照新方案,禪城每戶居民每個月平均多交3.6元污水處理費。
收費最高為減財政壓力
按照之前聽證會上公布的各城市污水處理費價格,禪城最終公布的1.16元/立方米的居民生活污水處理費,依然居于佛山五區之冠,高于廣州、深圳、珠海第一階梯污水處理費(0.9元/噸),成為珠三角污水處理費最高的城市,超出《廣東省物價局關于制定實施污水處理費指導標準的通知》(粵價【2009】204號)的限價規定。
據禪城區國土城建與水務局河涌與污水管理科科長郭文介紹,禪城區一直以政府財政承擔污水管網建設費用和污水泵站運營成本,而收取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費則用于支付污水處理企業的運營費用。由于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成本為1.31元/噸,高于居民繳納費用,政府一直對收支差額部分進行財政補貼,2012年補貼污水處理費用約7000余萬元。此次禪城污水處理費漲價后,政府可減少投入約5000余萬元。
郭文承認,提高污水處理費是為了減輕政府財政壓力,“財政節省下來的錢可以轉投至排污管網建設等方面。”
污水處理成本高過廣深?
然而,此次公布的新方案,對于民眾質疑的許多問題依然難有滿意答復。禪城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與廣深相似,為何價格卻成了珠三角最貴?為何公布方案會比聽證會方案降低2分錢?為何污水處理費聽證后近4個月才出臺?
佛山市禪城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價格與經營服務性收費管理科科長林華新表示,在聽證會后他們廣泛征求了社會意見,“最終公布的方案比聽證會方案降了2分錢,這是我們聽取聽證代表意見,覺得居民污水處理費不能漲得太快”。然而,林華新否認這是政府的“象征性讓利”,但沒有提供降價所依據的成本公式,只是稱“聽證會后把價格往下調,這也是各地聽證會后的慣例做法。”
為何禪城污水處理費居珠三角之冠?是否因為其污水處理的成本最高?對此,郭文透露,目前禪城污水處理的成本為1.31元/噸,是否比廣州、深圳更高,他稱沒有比較過,不清楚,“各地污水處理廠投資模式不同,BOT投資大小也有區別,必須回收前期建設成本。”
禪城污水處理費升價,市民最希望看到成本公開透明,政府能否做到?郭文稱,目前禪城污水處理實行收支兩條線,成本都在成本審計報告中。不過,記者詢問是否每年公開,郭文只回應稱在這次聽證會上向代表公開過。
財政省出錢來建設管網
禪城污水處理費提價聽證會于今年3月27日召開,經過近4個月最終方案才出臺,為何這么久?
對此林華新承認,聽證會后近4個月方案才出臺,的確比較少見。他稱,由于公布的方案價格超過了廣東省政府的指導價,所以在程序上必須向佛山市級物價局備案,早在6月10日,禪城區已向佛山市物價部門備案,6月20日佛山市物價部門已正式答復。“為了更慎重,我們在聽證會后再次征求了各方的意見”。林華新表示,相關法律法規并未對聽證會后政府出臺方案時間作出規定,禪城也非耗時最長的,“順德污水處理費調整,去年就召開了聽證會,一直到現在都沒公布方案。”
污水處理費調整后,政府少支出的5000萬,是否有合理用途?
郭文表示,財政省下的5000萬元可集中財力投入管網建設。他介紹說,未來兩年內,政府將投入12.75億元進行污水治理,其中截污管網的建設就占了9.5個億,“目前我們還在做2014、2015年的規劃,將逐步實現管網與污水泵站的連接,并實行排水系統的雨污分流。”郭文透露,禪城區計劃實行污水處理“全覆蓋”方案。目前,禪城水務部門已經對該區鄱陽村、深村的排污系統改造有了初步方案。
市民呼吁:錢究竟用在了哪里請在汾江河邊公示
記者了解到,盡管新收費標準公布,但部分市民依然認為不該調整,更多的市民則希望佛山將治水成本和進度予以公示,“納稅人的錢要花得明明白白。”
“最終公布方案比聽證會方案便宜了2分錢,政府是在打發‘叫花子’么?”禪城污水處理費升價的堅定反對者、禪城區政協委員、律師徐玉發說,“每戶(每個月)增加3.6元,政府一年能省5000余萬元,5000萬元對政府算什么負擔?”
徐玉發表示,從法律程序上來說,本次禪城區政府的升價行為完全走夠了程序,然而,政府的聽證程序,合法卻未必合理,“當時的聽證代表,真正能代表民意的又有幾人?”
徐玉發希望,政府能制定出階梯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而且升價機制也要有一個度,不能成本稍微調整一些就升價,而要到一定程度才能提價。”
“便宜2分錢,這明顯就是一個數字游戲”,住在佛山市汾江河畔多年的居民陸先生更關心政府“收錢能不能辦事”。他表示,每戶每月多加3.6元,普通家庭一般還是負擔得起的,“但我們出錢,要明白這個錢是怎么花的,要明白這個錢是用到了治水上還是到了官員的餐桌上。”他表示,對于污水處理費,民眾要有知情權,每年治理污水進度怎么樣?成本多少?居民的錢用到了哪里?“我建議在汾江河邊的宣傳欄上直接貼出來,或者在電子顯示屏上播放,這些花費都不大,要讓我們明明白白花錢。”
佛山市科技學院社會學系教授張喜平認為,本次禪城污水處理費調價,出乎意料地引起關注,問題首先在于市民關注的問題政府沒能很好地回應。“禪城污水處理費提價其實有一定道理,因為禪城的財政收入與廣州、深圳還是沒法比的,佛山1/3的人口都集中在禪城,財政壓力可能較大。”然而,張喜平表示,政府不但要有實質的漲價理由,在程序上也要公正,“怎么定的這個價?成本和廣州、深圳比是高還是低?為什么政府要降低補貼?”
此外,張喜平認為,增加的污水處理費怎么用,這也是政府需要向公眾公開的問題,“政府可以通過網絡等渠道公布運營成本,再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