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河水
西充河不算大河,但它流經西充、嘉陵、順慶三區縣,流進了南充的心臟,因而凝聚了南充的風土人情。
經過近幾年對西充河的治理,河水逐漸清澈,效果明顯,為保持成果和推進治理,各相關部門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近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從南充市住建局獲悉,住建局已成立西充河流域污染治理水上巡查大隊,并于今日開始正式巡河。昨日,記者隨巡查人員對沿河部分流域步行巡查暗訪。
暗訪 發現、記錄未知污染源
昨日上午10點,記者隨巡查人員驅車到達嘉陵區雙桂鎮,暗訪路線從雙桂鎮至太和鄉西河沿線。記者沿途見到,河水清澈,河面沒有漂浮物,河邊有居民正在洗衣服,“現在好些了,上面漂下來的雜物很少。”正在洗衣服的茍大爺告訴記者。
巡查隊員逆流而上,對沿河的排污口進行排查,再順著排污口尋找是否有污染源。暗訪過程中,巡查人員發現了一個獵狗養殖所和一個養雞場廢址,并對其進行記錄,詢問具體情況。通過暗訪調查得知,獵狗養殖所采用的雨污分流模式,直接將污水排放到附近的污水處理廠,而養雞場在當地政府部門的督促下,已遷往500米以外的背山面,并不會對河水造成污染。
“徒步暗訪已經進行了三天,基本情況比較樂觀。”一名巡查人員說,暗訪階段主要工作是發現和記錄對西河造成污染的污染源。
紀律 對巡查人員也要加強考核
由南充市西河治理辦牽頭,建立西充河流域污染綜合治理定期巡查制度,組建巡查大隊。“目前,水上巡查大隊在全國少有,所以要作出成果,做出特色。招聘的4名巡查人員都是復原軍人,紀律上肯定有保證,于今日正式聘用上崗。”南充市住建局副局長兼巡查大隊長馮祥權介紹道,巡查人員需采取網絡報名的方式,經過逐級篩選,最終確定4人,“加上大隊長和副大隊長共6人”。
“目前,西充河流域工業污染治理已基本完成,養殖場、屠宰場的管理治理已接近尾聲,需加大力度保持成果防止再污染,因此對巡查人員的管理考核也很重要。”馮祥權告訴記者,巡查人員每周需制定工作計劃,每日需記錄工作日志、制巡查登記表,對發現的情況記錄登記,及時通知相關部門解決問題,“如果有必要,將采用移動GPS,既能考核巡查人員,又能準確地定位污染源”。
據了解,巡查大隊分三隊組成,第一巡查分隊負責巡查順慶區;第二巡查分隊負責巡查嘉陵區;第三巡查分隊負責巡查西充縣。必要時,三個巡查分隊可輪換巡查責任區域。
效率 裝備齊全面面俱到
為了巡查工作順利進行,巡查分隊配備了水陸兩類交通工具,副大隊長李亞周告訴記者,“陸上以皮卡車為主,水上則使用沖鋒舟、橡皮船、小鐵船等,加快行進速度才能有效的提高效率,目前這些器械即將采購完成。”
巡查分隊每月對全流域巡查一次,逐點位、逐項目地實地巡查,突出重點區域和重點部位。配備了攝像機、照相機,以便及時通過錄視頻、拍照等方式作出記錄。“通過視頻和圖片呈現出來,更直觀地了解到問題的所在。這些是提高促進西河流域治理的必備手段。”另外,巡查大隊的性質是輔助治理,起監督作用,并及時聯絡相關部門,其不自身具備執法權力,具體事項需由水務局監察支隊、環境保護監察支隊執行。
據了解,西河流域治理已納入鄉鎮村的考核范圍,實行段域考核,由環保局監測,把治理任務分配到各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