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城管委獲悉,截至目前,建華東路泵站的污水池已全部完成,設備已安裝;雨水池土建也將在8月底完工,建成后的建華東路泵站將是省會首座特大型泵站,成為市區東南部區域防洪排澇的關鍵性設施。
其實,除建設建華東路泵站以外,今年,市城管委實施了幾項大規模的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希望盡量解決城市內澇問題。不過,接連的幾場大雨考驗中,記者卻依然發現,城市的排水管網還是有些“力不從心”,省會東南依然是城市內澇重災區,暴雨過后,污水回吐、水浸街等現象依然不能避免。對此,有業內人士就指出,要徹底解決城市內澇問題,還需要一個完善的“排水大規劃”。
現場:石市首座特大型泵站即將完工
昨日15時,記者來到位于裕翔街與建華路交叉口東南角的建華東路雨水泵站施工現場。此時,施工場地已經被施工圍擋整體圍了起來,圍擋內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干著活。
據市排水一公司項目經理孫京濤介紹,此項目工程分為三部分:雨水管道、泵站主體部分以及管理房和配電閘。其中主體部分是主要施工項目,分為雨、污水兩座提升泵站系統。
孫京濤告訴記者,考慮到市區東南區域內的積水情況比較嚴重,這次設計的雨水管道比較“富裕”,其中裕翔街沿線的雨水管道寬5米、高2米,建華東路沿線的雨水管道寬6米、高1.6米。雨水管道向北排出,沿建華東路向西至裕翔街后折向南后排入總退水渠。“目前,污水池已全部完成,設備已安裝,雨水池土建已完成95%;雨水出水箱涵完成80%;預計8月底完工后進入試運行階段。”孫京濤指著不遠處的樓房說,管理房和配電間的樓房已完成土建主體,正在進行內外裝修,裝修后就能投入使用了。
據悉,建成后的建華東路泵站將成為省會首座特大型泵站,泵站占地面積與裝機功率為全市最大,有雨水、污水泵站各一座,總占地面積6370平方米。有6臺雨水泵,污水泵四臺,泵站總裝機功率為2289千瓦。這一裝機功率可謂全市范圍內的“巨無霸”。
深入:多項排水管網改造欲解困“水漫街”
“建華東路泵站建成后,市區東南特別是南二環附近的排水問題將得到極大緩解。”昨日,石家莊市市政建設管理處副主任張林兵介紹說,建華東路泵站屬于提升泵站,目的就在于將地勢較低地區的雨水抽上來,以解決東南二環附近排水從低向高逆流的問題。“雨水泵站設計流量為20立方米/s,雨水經提升排入總退水渠;污水泵站設計流量為0.639立方米/s,污水經提升后排入體育南大街污水總干管。工程完工后,將有效解決省會東南區域的排水現狀。”
而除了建華東路泵站,記者從市城管委獲悉,為最大限度減少市區排水管網對民心河的污染,改善汛期城區積水情況,今年,石市實施了幾項城區排水管網改造工程,為歷年最大,比如污水截流工程、東二環南延排水建設工程、建設北大街雨污分流工程、總退水渠清淤工程等。“石家莊總體上的地勢為西高東低、北高南低,雨水需由西北向東南排放。東南部是省會排水管道的末端,雨水最終在這里匯集。因此,遇強降雨時,也容易在這里積水。”張林兵介紹說,尤其是東南二環交口,東二環南延排水建設工程和建華東路泵站建設就是專門解決這個問題的。
據石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東二環南延排水管道建設工程總長約3.6公里,鋪設兩條斷面為4×2.3米和4×2.5米的雨水方溝和1條污水管道,將東南二環雨水通過新建雨水方溝向南排至南環水系,以解決東南二環區域積水問題。排水管網東二環南延建設工程完成后,將可以緩解東南區域內槐安東路、談固東街、談固南大街、翟營南大街、建華南大街、塔南路、塔北路等路段積水。
聚焦:
“排水大規劃”呼之欲出
8月11日17時20分,一場大雨過后,記者在省會煤機街中山路交口看到,大雨過后的路面上留下一層厚厚的積水,來往的汽車駛過都會激起高高的水花。路上的行人一邊躲閃著汽車帶來的水花,一邊趟著厚厚的積水過馬路。
“這雨真大啊!就這么一會路上積水就沒了腳脖子了。”家住附近的張阿姨剛剛從外面買菜回來,趁著雨停的間隙張阿姨準備趟著水匆忙往家趕。張阿姨告訴記者,煤機街這一段只要是下雨就會有積水,小雨小積,大雨大積。“可苦了我們這里的居民和附近上學的孩子了。因為積水深騎車摔倒的,開車熄火的,在雨季是常有的事。”
隨后,記者又來到積水的“老災區”——— 方興路,從建華大街到翟營大街這一段的數百米路段上,積水最深處將近10厘米。步行和騎車的市民只能沿著路兩邊的便道通行。家住安苑小區的李女士告訴記者,上個月下大雨方興路上幾乎成了一片汪洋,別說是自行車,就是汽車也要好好掂量掂量才敢通過。“方興路上的積水路段有上千米,道路坑洼,積水深的時候有30厘米,我們住在附近的人大多都知道這里積水厲害。遇到下雨天都會選擇繞行。”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歷史原因,石市排水系統設計標準普遍偏低,一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舊管線一直沿用至今,管徑很小,排水能力有限;近幾年一些新建道路,也存在重地表、輕地下的問題,規劃設計不到位,形成了許多“斷頭”、“卡脖”地段,正是由于這些“先天不足”,造成一遇較大降水,老城區、低洼地帶、地道橋很容易積水。同時,城區內還有一些嚴重老化危舊建筑和設施,抵御水患的能力很弱。“這些問題都亟待整體大規劃來改善。”
期待:
出臺城市排水管理條例
“要解決城市內澇、管線私接等問題,最關鍵的還是需要加強城市地下管網的規劃建設管理。”石市排水處排水監理所副所長殷自強介紹說,目前,全國很多城市都已經出臺了《城市排水管理條例》,對城市地下管網的“大規劃”和具體問題都有了具體規定,《石家莊市城市排水管理條例》目前也正在討論修訂中。
而記者從市長王亮主持召開市政府第五次常務會議上獲悉,會議已經研究并原則通過了《石家莊市城市排水管理條例》,明確了排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前期介入、驗收備案、工程檔案移交、最低保修期等各項制度。同時,《條例》還明確了城市排水設施的管理養護責任主體,劃分了公共排水設施和其他排水設施養護責任的界線,對維護單位進行排水設施維護作業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并規定了事故緊急處理機制。
“隨著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原有管道已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的排水需求,而地下排水系統屬于城市基礎設施,對其進行改建必須與城市總體規劃相協調,這些問題尚有待于進一步統籌規劃。”參與《條例》起草的殷自強說,在這個《條例》下,將進行排水管網的大規劃,“通常,地下工程都很隱蔽,難以監管,《條例》明確了排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前期介入、驗收備案、工程檔案移交、最低保修期等各項制度,將更好地避免各種問題。”
同時,記者獲悉,《條例》還將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城市公共排水設施的義務。在城市公共排水設施覆蓋范圍內的排水戶,應將污水排入城市公共排水設施。從事餐飲、洗浴、洗染、美容美發、洗車、汽車修理等經營活動的排水戶,應當按照國家技術規范建設自用排水設施,配置相應的隔油池、毛發收集池、沉砂池、化糞池等污水預處理設施。《條例》還規定,因施工不當損害城市公共排水設施的,在排水管理機構指導下,由建設施工單位負責搶修,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和搶修費用。在城市公共排水設施防護范圍內進行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應當在施工前提出保護方案,經市排水管理機構同意后方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