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記者從淅川縣中線辦獲悉,南水北調中線一期陶岔渠首樞紐工程近日順利通過蓄水驗收,這意味著南水北調中線的“水龍頭”初步具備蓄水條件,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通水提供了前提保障。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位于淅川縣九重鎮境內,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控制性工程,工程批復總投資85717萬元。自2010年3月22日主體工程正式開工以來,工程建設管理單位——淮河水利委員會治淮工程建設管理局克服了陶岔電灌站復建工程交叉施工、南陽引丹灌區引水灌溉、2011年漢江流域特大秋汛、丹江口水庫持續高水位運行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全體參建人員經過共同努力,2012年9月24日渠首樞紐工程大壩全部達到壩頂高程176.6米,完成了大壩混凝土澆筑任務,目前已完成泄水建筑物的金屬結構和機械設備安裝。截至2013年7月28日,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共完成概算投資84374萬元。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蓄水驗收會議由國務院南水北調辦主持。驗收結論為:南水北調中線一期陶岔渠首樞紐工程與蓄水相關的建設內容已基本完成,未完工程已作出安排;工程施工、設備制造和安裝質量滿足相關標準和設計要求;質量缺陷以及歷次驗收遺留問題已按要求處理,工程質量合格;建筑物、主要設備及安全監測系統工作正常;運行管理措施已落實,滿足蓄水要求。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陶岔渠首樞紐工程通過蓄水驗收。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建設順利通過蓄水驗收,標志著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已圓滿完成既定的階段工作目標,具備了工程蓄水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