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18日起,沈城多個小區陸續出現了供水不足和水質混濁現象。當日7時起,沈陽水務集團地表水處理水廠的進廠源水濁度由原來的40NTU(渾濁度指標)迅速攀升至500NTU以上,最高實測濁度高達1550NTU。
“8月16日,撫順大暴雨導致大伙房水庫水質發生極度惡化。”昨日,沈陽水務集團董事長張國祥表示,該集團已啟動高濁源水處理應急預案,緊急啟動原來停用、封存和備用的50眼地下井。近10多天來,水務員工都投入到“迎全運、抗高濁、保供水”的攻堅戰役中,確保沈城供水大局穩定。
多種方式凈化高濁水“這是大伙房水庫的水?怎么像黃泥湯似的?”昨日,在負責大伙房水庫地表水處理的水務集團八水廠,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見識到了大暴雨帶來的影響。副廠長施宇紅介紹,水廠的源水濁度設計處理能力為50NTU,目前需要處理的源水濁度已達到設計能力的30倍以上。在源水高濁發生之前,水廠日供水達到53.5萬噸,出廠水濁度控制在0.5NTU以下,而國家標準為1NTU。
提高水處理藥劑用量、增加排泥措施及濾池沖洗、增加水質檢測頻次……在源水高濁期間,集團員工根據水情展開超常規的水處理工藝強化處理,使出廠水濁度牢牢控制在1NTU以下。因處理高濁用水需要,水廠日供水量減少2萬多噸。
緊急啟用50眼備用井出廠水減少,就需要新水源補給。為此,沈陽水務集團緊急啟用50眼備用水井。三水廠廠長趙占久介紹,三水廠新南塔水源地有64眼水井,為了增加地下水供水量,有32眼水井更新了機泵,增加了抽水能力。
更新機泵前每眼水井每小時供水160噸,如今每小時供水230噸,32眼井每小時可增加供水2240噸。新增水井及更換機泵后,新南塔水源地每天能增加供水3萬噸左右,可以彌補八水廠減量的2萬噸地表水,同時也能滿足夏季居民對水的需求。目前各水廠的日供水量已經恢復到8月16日暴雨前的150萬噸左右。
缺水小區有送水車救急“我們通過沖洗管路及派送水車送水等方式,為一些缺水小區供水。”昨日下午,在水務集團皇姑營業分公司,水務員工正為居民的用水問題忙碌著。
目前雖然全市水量已經恢復到正常狀態,但由于局部地區水壓低、部分管路出現堵塞等原因,恢復正常供水還需要一段時間。水務員工一方面采取用水車送水的辦法,保證居民基本用水需求。另一方面,還加緊對供水設施維修,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