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飄落的細雨,絲毫沒有影響城南最大“水缸”——郭公莊水廠的施工進度。北京自來水集團透露,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郭公莊水廠將于10月底按期完成土建施工,2014年年底具備通水條件。屆時,困擾南城多年的水質硬度偏高問題將迎刃而解。
12個“大水碗”已完成土建
8月28日,位于南四環附近的郭公莊水廠工地,工人們在秋雨中干得熱火朝天。“我們全力保證水廠清水池按期封頂。”北京自來水集團郭公莊水廠項目辦主任唐升卿指著施工圖介紹,清水池是自來水在水廠的最后一站,自來水要在這里停留6至7個小時,進行最后的水質安全檢驗和消毒處理。
與清水池相比,水廠的核心工藝車間——機械加速澄清池已在稍早前完成土建。12個4米多高、碗狀碩大水泥結構體,6個一組,分列于廠區中央的格柵間、提升泵房東西兩側。“郭公莊水廠的制水設備共有兩套,互相獨立,以便一組檢修時不影響另一組正常工作。”北京自來水集團基建工程管理部經理孫東說。
南水北調來水在南干渠郭公莊分水口進入2.4米內徑的輸水管線,要再“跑”3.8公里才能輸送到郭公莊水廠。“原水進廠第一道工序就是進格柵間。”孫東說,格柵間內的設備就像一個巨大的“篩子”,“篩子眼”僅有10毫米。水過格柵間后,超過1厘米的雜質、魚、樹枝等都被隔離在外,通過集泥斗排掉。
之后,原水在泵房由水泵提升高程,再靠自身重力流入進水井,并在預臭氧車間投加臭氧,對水草、腐殖質、藻類進行氧化處理。“預臭氧處理后,原水就會進入12個‘大水碗’,這里我們會投加混凝劑,并開啟攪拌器,讓水中雜質快速形成比水更重的絮片,完成沉淀分離。”唐升卿說,不止郭公莊,在其他水廠,澄清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工藝。按目前的進度,12個“大水碗”將很快進行設備采購及安裝,確保“南水”進京后隨時投用。
首推“超濾膜+紫外消毒”組合
生產自來水要進行紫外線消毒?沒錯!郭公莊水廠還投資2.2億余元,在國內首次應用超濾膜處理與紫外線消毒組合工藝。多級安全屏障將確保原水水質不管如何復雜,北京自來水水質都安全、可靠。
由于選型實驗尚未結束,超濾膜車間和紫外線消毒車間還未開工建設,但已預留好空間,確定技術方案后馬上動工興建。“超濾膜間的孔隙僅有0.01微米,水中夾帶的細菌、病毒、有機污染物等在經過膜工藝時都會因‘超寬’被過濾掉。”唐升卿說,膜制水工藝利用的是物理原理,沒有添加任何化學藥品。
經過超濾膜后,水濁度將降至0.1NTU(NTU為水透明度單位,相當于毫克每升)以下。“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100%的放心。”唐升卿說,經膜工藝之后,生產中的自來水會流入“超前瞻”的紫外線消毒工序。“作為超濾膜工藝的補充,一旦膜絲有所斷裂產生‘漏網之魚’,紫外線就會‘出馬’,包括隱孢子蟲、賈第鞭毛蟲都將無處可逃。”
除“超濾膜+紫外消毒”組合外,郭公莊水廠還將采用“臭氧+碳吸附”組合工藝,對原水進行深度處理。
南城水堿多將大為改觀
以南水北調水為主要水源的郭公莊水廠分三期建設,將于2014年年底前具備通水條件的一期工程計劃投資35億元,建成后日供水能力將增加50萬立方米,約可滿足500萬人飲水、用水需求。
“城南地區居民用水,大多是位于清河附近的第九水廠加壓輸來的。”北京自來水集團新聞發言人梁麗說,為了保證居民用水,第九水廠不得不使出廠水壓力達57米高,需要消耗大量電力。“加壓供水還會造成水管壓力過大,產生跑冒滴漏,造成水資源浪費。”
郭公莊水廠建成產水后,產自第九水廠的自來水就不用再“長跑”70公里到南城服務了,城區和南城的水壓也更加穩定,因加壓造成的自來水管爆裂或滴漏等情況也將大幅減少。
市民關心的水堿問題也將在郭公莊水廠建成投產后一并得到緩解。“郭公莊水廠主要以丹江口水庫地表水為主要水源,相對于本市硬度較高的地下水而言,地表水更軟,燒開后水堿也更少,口感會很好。”唐升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