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規的垃圾填埋場,各種有害物質滲入地下,可能污染地下水。今年年內,海淀13處此類垃圾場將被徹底整治,預計下月啟動招投標工作,10月即可開清。
多數垃圾場在六環內
海淀區市政市容委昨日介紹,今年海淀區內63座非正規垃圾填埋場將在深度治理后全部清除,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米,明年春季實現垃圾場變綠地。目前已完成治理50處,剩余的13處主要位于蘇家坨鎮、西北旺鎮、四季青鎮和溫泉鎮等地。
區市政市容委有關負責人說,海淀非正規垃圾填埋場絕大部分都在六環路以內,其中五環以內的有6座,五環六環路之間的有49座,主要因村民長期傾倒、堆放垃圾而形成,因處于重要水源地保護區,會污染地下水,所以急需徹底治理。
采用垃圾篩分徹底治理
“治理方法將全部采用垃圾篩分技術,就是把各處的垃圾全部挖出來,把污染源嚴重的部分外運,剩余可降解的部分進行回填。”該負責人表示,以前有過在填埋場外部蓋上一層膜來隔離的治理方法,但為了實現徹底治理,剩下的13處將全部垃圾篩分。
年內完成治理后,有關部門還將進行原地綠化工程,垃圾場將全部變大綠地。同時,今后海淀區內所有超過500平方米的新生垃圾堆放點將全部實現零污染,以保證海淀區不再出現此類非正規垃圾填埋場。
■ 相關新聞
六里屯填埋場2015年封場建綠化
原本日均處理能力1500噸的六里屯垃圾填埋場,當前每天處理的垃圾量達到2400-2500噸。對于填埋場產生的沼氣,海淀將其用來發電,日均發電量達到15萬度。同時,預計六里屯垃圾場將于2015年封場,屆時將覆土進行綠化生態涵養。
填埋場近幾年開始大量產氣,這些沼氣以前的處理方式是火炬燃燒,影響大氣環境。六里屯垃圾填埋場副場長任憲仁說,現在沼氣已“變廢為寶”,平均每天消耗的10萬方填埋氣,能發電15萬度,直接進入國家電網。從2012年11月開始并網發電,至今電廠已穩定運行超9個月。
海淀市政市容委有關人士表示,從1999年建成到現在,六里屯填埋場坑下26米已填滿;坑上設計高度為24米,目前尚有18米空間可供填埋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