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環保局近日公布了今年第一批10個掛牌督辦重點環境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時限為2013年12月31日,其中河涌整治占8個。
今年7月的監測數據顯示,佛山市南北大涌、佛山涌等34條市內重點內河涌有超過一半以上水質不達標。為此,7月11日,佛山市環保局公布了新的環境保護責任考核辦法。 同時,成立了佛山市環保委員會,將原有的多頭考核統一為環保責任制考核。
此考核方式將根據《環境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設置350個考核項目,其中水環境整治228項、大氣環境整治34項、生態建設45項、環境監管及宣傳43項。本年度對86個環保項目進行考核,分為年考和季考,其中水環境整治41項、大氣環境整治18項、生態建設17項、監管及宣傳10項作為季度項目。
此次年考和季考都將與經濟獎懲和行政問責掛鉤:經濟獎懲上,佛山各區要先繳納年度考核金200萬元,季度考核金100萬元。考核成績不合格的,考核金將被扣罰并納入佛山市環保責任制考核金專門賬戶。同時,各區和各鎮(街)被掛牌督辦的項目,每一項都要再繳納考核金100萬元。掛牌督辦工作未在限期內完成的,考核金將納入環境保護責任制考核金專門賬戶。
在行政問責上,考核對象除區長外,還包括了分管的副區長,而且每項考核任務都列有具體責任人,明確區長、鎮長(街道主任)為考核的主要責任人。環保責任制考核結果將作為評價領導干部政績、評定年度考核等次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之一,考核結果將歸入檔案。
首次列入掛牌督辦的10個重點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廣佛跨界河流的支涌。據介紹,支涌的水并不直接流入廣州,但會影響跨界干流。目前,廣佛交界河涌治理成為省重點工作,但由于跨界河流沿途項目眾多,涉及因素復雜,因此佛山才先從支涌入手,再逐步解決廣佛跨界河流問題。
首批掛牌督辦的環境問題目前已排出時間表:9月初,完成整治方案編制、落實整治資金;10月底,完成河涌整治的施工計劃;今年年底前,具體整治項目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