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20多萬元的魚塘,從前年開始不斷出現大面積死魚情況。為查找死魚原因,養殖戶開始調查取證。近日,取得證據的養殖戶在環保、水產部門配合下,終于將8家偷排污水的企業鎖定,并依法走上維權道路。
梁恒明是江寧區淳化街道索墅社區居民,也是當地一名淡水養殖戶。本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該社區的周塘水庫。在水庫邊上,梁恒明拿出一組死魚照片告訴記者,6年前,他在周塘水庫承包了58畝水面搞淡水養殖。剛開始效益不錯,每年收入都在20多萬元。但從前年開始,他的魚塘開始出現死魚現象。僅去年一次,就死了1萬多斤。
“一開始,我以為是魚生病了,就帶著死魚請專家診斷。專家看后說,我的魚不是病死的。”梁恒明說,“今年3月,死魚又開始出現。天這么冷,魚怎么會死呢?我就整天蹲在塘口,看著水面上漂浮的死魚想原因。到了4月的時候,我看到水面上漂了不少廢油,還有其他一些雜質。”
這些廢油、雜質會不會就是導致魚死亡的原因?為了固定證據,梁恒明出錢雇人拍照、錄像,并向區環保部門舉報。經環保部門現場檢測,證明梁恒明承包的魚塘內有工業廢水。
距周塘水庫不足一公里的地方,有多家工廠。魚塘內的工業廢水會不會與這些企業有關?梁恒明開始在水庫周邊仔細查找,終于在這些企業與周塘水庫之間的一個土坡下,找到了一個涵洞。這個涵洞是這幾家企業唯一排污口,而且通過一個地下暗道直通水庫。
當天,梁恒明帶記者找到了這個排污涵洞。涵洞內污水嘩嘩,發黑發臭,果然直排水庫。梁恒明說,發現這個排污口后,他又請來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市漁業環境監測站的專家來到現場檢測評估。這兩家單位出具的檢測評估報告認為:水庫目前的水質狀況不適宜魚類養殖,存在爆發性死魚的可能,石油類超標也影響到魚類產品的質量,存在安全隱患。
掌握維權證據后,梁恒明向街道環保所舉報。淳化街道環保所負責人告訴記者,接到舉報后,他們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排查、摸底、核實,最終確定有8家企業存在污水排放不規范的問題,其中部分企業沒有環評,或者有環評無驗收。這8家企業隨即遭環保所查處、罰款,并要求立即整治,3個月后確保排放達標。如屆時還沒整治到位,他們將對這些企業采取強制措施。
目前,關于梁恒明的魚塘損失賠償問題,街道還在幫助其與企業談判中。“如最終不能達成賠償一致,我們會支持老梁通過司法渠道解決。”淳化街道環保所這位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