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龍崗河、觀瀾河、坪山河“三河”治污取得階段性成果,茅洲河已逐步成為深圳河流治污的主戰場。據介紹,茅洲河中上游干流綜合治理工程計劃投資19.3億元,整治河道14.4公里,每公里耗資超過1億元。
如今的茅洲河已經成為深圳污染最嚴重的河流,這條河的綜合治理也被列入今年廣東省環保廳、省監察廳重點掛牌督辦的十大環保問題。據介紹,深圳計劃投入19 .3億元,治理河道14 .4公里,包括沿河截污、清淤、河岸生態化改造等。
記者了解到,茅洲河治污所需經費還不止于河道治理,污水處理廠配套的支干管網工程同樣是筆巨額支出。據悉,目前僅已建沙井、燕川、光明污水處理廠的配套支管網缺口即達526公里,按每公里管網約500萬元計算,需要投入26 .3億元。
與此同時,支干管網不配套也是茅洲河治污的瓶頸性難題,由于沒有管網收集污水,很多污水處理廠都不能物盡其用。以光明污水處理廠為例,該廠設計日污水處理能力達15萬噸,平時只能處理污水約9萬噸。目前,茅洲河流域內污水處理總量每日約45萬噸,遠小于污水產生量每日77萬噸。
茅洲河全長46公里,流經石巖、公明、光明、松崗、沙井五個街道。其中光明新區段長約14公里,新區境內共有支流13支。根據新區環境監測站2013年6月至7月對茅洲河干流、支流部分點位的采樣分析結果,劣于地表水V類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