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船關停、在建景區全部停工、周邊企業徹底停產……為了保證南水北調水源地丹江口水庫的一庫清水,記者昨天從南水北調“渠首”所在地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獲悉,目前所有可能對水質造成污染的項目一律關停。今年10月,丹江口水庫將進行試蓄水,2014年汛期后1277公里水渠全線通水,流入京城團城湖,北京市民將直接喝到丹江水。
源頭關停所有污染項目淅川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所有可能造成水質污染的項目已經一律關停,全縣的涉水旅游項目和農家樂賓館全部清理整頓,對污染丹江口水庫水質的餐飲船只全部停業。
同時,淅川縣還成立了2000人的護水隊,全天候巡查,打撈水面漂浮和河岸的垃圾。相關的環保、水利、水產、國土、規劃等部門還組成聯合執法隊,對違規排放、違法建設、非法采砂采礦等行為進行查處。
水質監測實時傳回北京在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水質自動檢測站,剛剛分析得出的水質檢測報告已經實時傳輸回北京。
工程師褚東方告訴記者,這座2004年初開始運行的陶岔水質檢測站站內目前使用的全是歐洲進口的最先進的水質檢測設備,設備每隔4小時都會自動對包括pH值、水溫、濁度等11個因子進行檢測和分析,數據可以直接顯示到北京相關部門的檢測屏幕上。
土質全采樣可查污染源記者了解到,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到176米、水位達到調水所需的170米后,144平方公里的土地將被淹沒。4000萬立方米的耕作土壤或將成為丹江口水庫巨大的內在污染源。在水質監測站中,就已經事先將2014年全線通水后被淹沒村莊的土質樣本全部采樣,還有工作人員在這些村莊收集的農藥瓶、除草劑等樣本,甚至還有秋收后的秸稈。
“比如今后一旦發生水質污染,這些滅失的土壤和其他環境樣品都將成為第一手資料。污染源在哪兒、是什么造成的污染都將有據可查。”褚東方說,目前已設置3600個采樣點,在每個采樣點采樣后,都將詳細記錄樣本來源、采集地點確切的經緯度、深度等“檔案”,計劃采集土壤和植物等環境標本15000個,其中土壤樣本100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