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廈門全市年用水總量就突破了6億噸。
近日,《2012年廈門水資源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正式發布,披露了這一信息。
二產成用水第一大戶《公報》顯示,2012年廈門全市水資源總量12.254億立方米(噸),用水總量為6.0182億噸。
其中,第二產業用水量最大,為1.5731億噸(包括建筑業用水500萬噸),占26.14%;其次是城鎮居民用水量,為1.5484億噸,占25.73%;第一產業用水量為1.5256億噸,占25.35%;第三產業用水量為1.0553億噸,占17.53%;農村居民用水量為2407萬噸,占4.00%;生態環境用水量為750萬噸,占1.25%。
根據第一次水利普查結果,在2011年,廈門用水量占第一位的還是居民用水,但到了2012年,“第一大戶”的寶座,被第二產業搶去了。
用水效率有所提高雖然用水總量再創新高,但在節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方面,去年還是取得一定的成效。
據水利部門統計,比照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廈門萬元生產總值(GDP)用水量(包括農林牧漁用水)為21.4噸,比上年減少9.32%;萬元工業產值用水量為3.3噸,增加3.1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13.1噸,與上年持平。
以戶籍人口計算,人均綜合年用水量為315噸,比上年減少2.48%;城鎮人均綜合日用水量為275升,比上年增加4.17%;農村人均綜合日用水量為181升,比上年減少22.65%。
以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綜合年用水量為164噸,比上年減少1.20%;城鎮人均綜合日用水量為134升,比上年增加5.51%;農村人均綜合日用水量為133升,比上年減少22.22%。
四條溪流水質繼續惡化《公報》還公布了廈門市4條主要河流及主要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監測結果?!豆珗蟆分赋?,去年廈門主要河流總體水質狀況與上年相比有一定惡化。西溪、九溪、官潯溪、后溪四條河流93.7公里評價河長中,均受到一定程度污染(類和劣類),受污染河長與上年相比有一定增加。水體的主要超標項目為總磷、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等。
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情況要好一些。九龍江北溪引水集美水池,水質除錳略有超標外,其他項目符合類標準;溪東水庫、汀溪水庫水質符合類標準;坂頭水庫水質符合類標準;竹壩水庫水質符合類標準,與上年持平;石垅水庫水質符合類標準;古宅水庫、溪頭水庫和茂口水庫水質符合類標準。備用水源地湖邊水庫水質符合類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