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在渭河水污染綜合治理中,采取明確目標、夯實責任、生物治渭、倒逼涉水企業機制等一系列硬舉措,使渭河出境水質穩定達到功能區標準。
為確保渭河寶雞段出境水質穩定達標,2013年年初,寶雞市對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了任務,夯實了責任。市政府與各責任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嚴格責任考核,落實包抓機制和督辦責任。在治理中堅持項目帶動,按照省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全市共確定污染治理項目103個。并以“三年任務兩年完”為目標,加快項目實施,目前已完成60多個項目,其中省級項目31個,完成率達六成以上。特別是在治理中突出生態建設,實施生物治渭。加快推進渭河、小韋河、千河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充分發揮生物治污的作用。千河流域千渭之會濕地項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渭河岐山段“十里蘆葦生態景觀長廊”已完工,完成了水系建設、道路鋪設和植物栽植,栽植蘆葦和水生植物共400畝。為確保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市上還強化了倒逼機制,出臺了《寶雞市水體污染補償考核辦法》,嚴格實行水質控制目標管理。每月對全市各縣區38個斷面進行水質監測,嚴格獎懲措施,倒逼水質超標區域責任單位強化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確保了轄區水體考核斷面水質達標。據省環保廳2013年1至7月渭河流域水質監測結果,寶雞市渭河出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了省上三類水質功能區的控制目標,2013年7月還達到了二類水質功能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