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葉平生 通訊員黃慧誠)探索建立具有廣東特色的生態補償機制,廣佛內河涌有望飲上“頭啖湯!”記者昨天從廣東省環保廳獲悉,在“6·5”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該廳出臺了《關于環境保護工作促進全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意見》,制定多項措施,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引導和調控作用,加快推動我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根據《意見》要求,近期廣東將選擇在深惠淡水河、深莞觀瀾河(石馬河)、廣佛內河涌等河流,試點實施跨界斷面水質管理的補償與賠償政策,探索建立具有廣東特色的生態補償機制。試行重污染行業差別排污費政策,大幅度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的排污收費標準。全面落實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和危險廢物處置收費制度,提高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積極推進生活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