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兩岸,大變模樣。
十余年后,翻天覆地。
這里將是“河流治理+土地開發+產業轉型+投融資”的一體化綜合實踐區;這里將是彰顯水生態文明的低碳生態示范區;這里將是生活品質極高的特區一體化先行區;這里將是完全轉型升級的創意智慧之谷;這里將是和諧發展的美麗幸福城區。
未來,坪山河流域,這里是宜居宜業的新坪山。
19日,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經過精心編制的《坪山河流域綜合治理及開發建設總體規劃(2013-2020年)》正式向市政府匯報,這意味著坪山河流域開發的號角全面吹響。坪山新區黨工委書記楊緒松表示,坪山河流域綜合治理和開發建設將統籌考慮城市建設、土地開發、產業布局、生態治理及投融資等因素,有機地統一坪山河環境和流域周邊整體開發。相信,在“河長制”等創新工作機制的保證下,一座美麗幸福的新城將很快在深圳東部崛起。
關鍵詞1
綜合實踐之地
2009年6月30日,坪山新區宣告成立。這一天之后,深圳東部的這片資源豐富之地也拉開了開發序幕。如今,一晃4年,這片土地的變化也顯而易見。連日來,隨著《坪山河流域綜合治理及開發建設總體規劃(2013-2020年)》的發布,這片土地的變化將更加明顯,這里是一片綜合實踐之地。
2010年1月,深圳市政府與國家住建部簽署《共建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框架協議》,坪山新區被確定為低碳生態示范區。坪山河作為深圳五大河流之一,條件優越,其流域范圍是實踐和展示坪山新區低碳生態發展的最佳區域。
2012年7月24日,深圳市常務副市長呂銳鋒在坪山時提出治河理念,隨后《市政府辦公會議紀要》(249號文)形成。如今,一個關于坪山河流域綜合治理及開發建設的總體規劃終于出爐,并正式向市政府匯報。
按照規劃,到2020年,將基本完成坪山河流域綜合治理開發的主要任務。水環境治理方面,到2020年底將全面完成管網建設,基本實現雨污分流,建成“一河兩岸”綠色低碳的自然與人文景觀體系。產業發展方面,到2020年,“高、新、軟、優”為特色的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科技智慧、文化創意和現代服務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土地開發方面,到2017年將初步建成坪山河流域啟動區,到2020年基本建成山水相依的理想城區。
關鍵詞2
生態低碳之區
低碳是潮流方向,坪山河流域的綜合治理必將以生態、低碳為導向。
據了解,開發將堅持治水先行,注重民生優先、人水和諧、綠色低碳,以水環境提升帶動周邊土地升值,帶動低碳生態示范區建設,著力構建“水生態、水環境、水景觀、水文化”一體化的生態治水新格局。具體開發中將建立低沖擊開發的實施機制。以水資源高效配置、水生態修復與濱水生態環境恢復建設為核心,把坪山河流域打造成集中展現低沖擊開發理念和成果的示范區。
“將推進水生態的低沖擊治理,實施城市低沖擊開發,健全完善生態安全體系。”談到生態低碳開發時,坪山河流域綜合整治和綜合開發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開發,將構建功能與景觀并重、防治結合的水環境,構建山水融合、人水和諧的水景觀,構建具有人文內涵和創意特色的水文化。在流域內將依托馬巒山郊野公園等,打造濱水文體設施,營造濱水文化,還將建設啟動區濱水城市中心公園、大萬世居文化公園等五大多元主題濱水公園。而坪山河流域上游將打造文化創意和休閑旅游養生門戶,中游將形成城市綜合服務區,而下游會打造成高端濱水生活區。
關鍵詞3
創意智慧之谷
創意引領未來,城區智慧引領。
在坪山河流域的綜合治理開發中,創意、科技、智慧的因素無處不在。具體開發中將以高端戰略性新興產業替代低端產業,以綜合治理推動產業與城市和生態融合,將深圳國際創意谷納入全市發展戰略,探索“文化+科技”、“文化+生態”、“文化+旅游”、“文化+服務”多種創新模式。
坪山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深圳國際創意谷已決定落戶坪山河流域,它將是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地,“對于新增和轉移的優質文化創意項目,優先在創意谷布局。對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相關扶持政策,重點向創意谷傾斜,實現項目、人才、政策等關鍵要素集聚,提升深圳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化水平。”接下來將充分利用文博會、旅游文化節等品牌活動,大力推介創意谷的發展環境和產業優勢,打造創意谷國際品牌。
這位負責人還介紹,坪山河流域也將是科技智慧產業集聚區,將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建立以智慧型產業園區為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為依托的區域孵化網絡。同時將充分利用國家賦予深圳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率先在財稅、金融、土地、項目、市場推廣等領域構建政策支撐體系,將這里打造成幸福導向型產業集聚區。
關鍵詞4
美麗幸福之區
民之所系,民生所在。幸福城區,民之所系。這里所說的,就是坪山河流域民生綜合配套設施的提升。
“在這里,將堅持幸福導向,以流域綜合治理帶動社會結構轉型,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流域的開發建設,共建家園,共享發展成果,打造美麗幸福的先導城區。”坪山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在這個區域里,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已經提上日程,接下來將重點推動建設聚龍醫院、第九高級中學、第二外國語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實現與原特區的公共服務均等化。此外,新區還將充分利用馬巒山、坪山河優質的生態資源,建設高端的休閑養生設施,打造山谷商務休閑、教育培訓和生態養生勝地。
在開發中,一個市區合作共建機制將形成,市區聯動的投融資合作平臺也將建立。整合市、區各方面力量,河流綜合治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公交都市”示范區建設、綠色環保建筑推廣、保障性住房建設、民政事業改革等創新試點工作也將被共同推進。創新規劃優化調整機制、創新城市綜合開發及土地管理機制、創新資金保障機制……在一系列創新保障機制的實施中,一個美麗幸福的自然和諧城區將很快崛起。
[聲音]
坪山新區黨工委書記楊緒松:
坪山河流域
綜合開發大有可期
連日來,坪山新區黨工委書記楊緒松率領相關部門參觀學習福田河綜合治理工作的先進經驗,探索坪山河流域的開發建設。
“要以‘河長制’為契機,在坪山河領導指揮小組的引領下,全面推進坪山生態河流建設,將環境治理與土地開發、產業轉型結合起來形成聯動,推進坪山河流域綜合治理開發,將其建成低碳生態示范區、智慧城區、幸福城區。”楊緒松說,“河長制”利于構建高效的決策執行機制,要最大化發揮其作用,推動坪山河流域開發。楊緒松還表示,坪山河流域綜合開發大有可期,只要按照相關規劃的步驟緊湊推進,一座令人期待的東部新城將很快崛起。
[鏈接]
規劃范圍
坪山河發源于馬巒山,自西向東貫穿坪山全境,在兔崗嶺流入惠州,是淡水河的一條支流。在坪山新區境內流域面積129.4平方公里。按照片區綜合開發和封閉運作的原則,劃定北接炮臺山、南抵馬巒山北麓、東至深圳與惠陽東部邊界、西到碧嶺隧道坪山出口,核心區約30.37平方公里的范圍作為綜合治理及開發建設的規劃范圍。
發展目標
到2015年,各項綜合治理及開發建設工作迅速啟動,低碳生態啟動區建設初見成效。到2017年,各項工作全面鋪開,初步完成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綜合開發進入良性運轉軌道。到2020年,基本完成坪山河流域綜合治理開發的主要任務,初步實現各項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