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模在行動”為主題的2010年“遵義環保世紀行”活動7月1日啟動,于7月16日結束。在為期半個月的活動中,由市人大代表、市政府有關部門、市級新聞媒體組成的集中行動組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躍明的帶領下,深入湄潭縣、余慶縣、鳳岡縣、務川自治縣、綏陽縣、紅花崗區、匯川區、遵義縣等地,以及市環保局、城管局、水利局和遵義市工業和能源委員會等單位,圍繞創環保模范城市工作落實情況、減排工作措施及目標完成情況、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及供水水質情況、污水處理廠運行和管網配套建設及污水處理費收取情況、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建設(運行)及垃圾處理費收取情況、歷年來“遵義環保世紀行”活動檢查出的主要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等內容進行檢查。行動組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并希望被檢查地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好存在的問題,推動遵義“十一五”減排目標順利實現。 痻醦!SD<
污水處理廠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必可不少。經過10來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先后建成遵義中心城區的高橋、顏村污水處理廠和仁懷、赤水、習水、湄潭、龍坑、余慶、桐梓、正安、綏陽、道真、務川、鳳岡污水處理廠以及遵義市北部新城污水處理廠、仁懷市茅臺鎮污水處理廠、紅花崗區的金鼎鎮、巷口鎮、海龍鎮污水處理廠、遵義縣的蝦子、烏江益群污水處理廠,實現了縣縣有污水處理廠的目標。7月中上旬,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躍明帶隊的2010年“遵義環保世紀行”活動集中行動組深入部分縣(區、市)就活動檢查內容之一的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情況進行檢查。 痻醦!SD<
家住湄潭縣城的陳女士,她家每月用水9至11噸,按照進出水量等同的關系,陳女士家每月的污水處理費是按供水計量水表的用水量來繳納的。據介紹,湄潭縣城日供水量8000噸,那么該縣城日排放污水量也是8000噸。可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為5000噸的湄潭縣城污水處理廠,因污水收集管網的建設不到位,現日處理污水3500噸,只占湄潭縣城日供水量的43.75%,仍有大量污水沒有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類似湄潭這種現象在我市很多地方普遍存在。 痻醦!SD<
我市中心城區的日供水量和日排污水量分別都在13萬噸左右,可承擔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的高橋、顏村污水處理廠因各種原因,日污水處理量與日供水量大相徑庭;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為5000噸的余慶縣污水處理廠,現日處理污水3200噸,占余慶縣城日供水量5000噸的64%;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為5000噸的務川自治縣污水處理廠,現日處理污水不到2000噸;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為3萬噸的遵義縣龍坑污水處理廠,現日處理污水量約1.48萬噸;設計日處理污水6000噸的綏陽縣污水處理廠,現日處理污水只有1000噸左右,可綏陽縣城日供水量達6000噸至7000噸;遵義市北部新城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日處理污水3萬噸,目前收集到的污水只有3000噸……諸多地方因污水收集管網的建設滯后,導致污水收集率不高,這就意味著我市的污水排量永遠大于污水處理量,仍有大量污水直接排入大、小江河,給我們的環境帶來沉重的負擔。
污水處理廠是COD(化學需氧量)減排的重要手段,COD的值越大,說明水體污染程度越嚴重。2010年“遵義環保世紀行”活動集中行動組指出:污水處理廠是治理污染的一項重要手段,通過對污水的處理,達到無污染排放。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市已建設運行的污水處理廠達20余個,這得益于國家對環境保護的好政策。在污水處理廠的工程建設中,國家擔當了大頭的資金,地方政府要足額匹配相應的資金,完善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將該建的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到位,讓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讓所產生的污水最大限度地進入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