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清油船舶在大連溢油污染海域進行清除作業。 新華社發
昨日下午,在大連輸油管道爆炸事故現場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大連市安監局副局長孫本強對事故處置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進展
被油污染海域面積在擴大
據最新消息,被油污染的海域面積已經超過50平方公里,達到近百平方公里。油污較為嚴重的面積約為11平方公里。清油船不斷向海里拋灑清油氈。一張清油氈可以吸收約35-40公斤的石油。
大連海事局和遼寧海事局正在全力進行清油工作,使用的主要工具為清油氈、消油劑和圍油欄。盡管清油氈和消油劑的數量非常大,但與大面積海域相比,清油工作尚需一段時間。海上全面展開清油工作已接近一天,但油污在海上的漂流速度較快,如果風向有所改變,有人擔心會流向大連浴場。
已成立調查組 短期內可出結果
18日上午,遼寧省已成立了“大連輸油管道爆炸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短期內可出結果;另外,下一步,還要對周邊油罐進行檢驗,對附近廠區進行排查,消除安全隱患。大連市環保局副局長吳國功表示,關于本次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情況,目前還處于檢測階段,事故發生后,環保部門對環境影響的監測一直在持續,20多個空氣監測點和十幾個水質監測點展開工作,至今向政府部門提供了3000多個數據,大氣的環境質量沒有因災害而產生超出范圍的影響,究竟有多少原油泄漏正在進行核實。初步調查,不會對環境造成太大影響,釋放出來的氣體也不會對人體造成較大危害。
昨日是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事故發生第三天,在現場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大連市安監局副局長孫本強介紹,遼寧省18日上午成立了“大連輸油管道爆炸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目前還不能對事故原因做出判斷。
現場
仍有煙霧 溫度30℃以上
電影中的災難鏡頭我們并不陌生,然而,當相似場景真的出現在眼前時,我們仍會感到震驚和猝不及防。昨日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大火已基本被撲滅,但事發的3號油罐仍然冒出大量煙霧,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異味,現場溫度在30℃以上。這個儲油10萬立方米的龐然大物如今已成為廢墟,旁邊的幾處泵房也已被燒成空架子,粗大的管道被熾烤變形。
現場一段道路兩旁的路燈桿已全部折倒,連鋪路的方磚也被烤裂破碎。在三天前的那個晚上,這里曾經是一片火海,可以想見,滾滾熱浪使路燈桿像面條一樣虛弱地扭曲倒地。在濃煙升騰的背景下,眼前這些場景讓人感覺沉重。
“當時,我們負責保護6號油罐,它距離燃燒的3號油罐大約30米左右,從3號油罐里泄漏出來的原油形成一道道‘流淌火’,我們要一邊阻截這些‘流淌火’,一邊對6號罐體進行降溫冷卻,防止其爆炸。”大連市消防支隊政治處主任孫琦回憶說。
感動
他們旋轉閥門8萬轉關閉死亡之門
現場的廢墟和濃煙因為一個英雄群體而讓人感到悲壯而并非悲傷。幾百名消防官兵仍然堅守在第一線,這些80后甚至90后的年輕人再次經歷了考驗,這次他們同樣交出了令人贊佩和感動的答卷。記者看到,一名20多歲的消防戰士靠在消防車的踩踏板上睡著了,他那布滿油污的臉上似乎難掩一抹稚氣。“噓,別吵醒他,他一直在奮勇撲火,已經40多個小時沒合眼了。”一名跟他年齡相仿的消防戰士說,他們是沈陽消防支隊的,睡著的那個是他的班長。
當桑武拿出對講機喊話時,他的那雙手引起記者的關注。16日夜里,沖天大火燒毀了高壓線路,導致油罐閥門無法電動關閉。作為4人攻堅小組中的一員,桑武跟他的同伴們冒著生命危險沖了上去,他們硬是用手握緊發熱的閥門,并旋轉了8萬多轉,關閉了“危險之門”,而他們每個人的雙手都布滿了血泡。
這樣的感人事跡幾乎發生在每一位現場搶險的人身上。他們大都是普通人,但無一不是英雄。在災難中,他們抒寫了壯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