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源地保護嚴密,飛進只鳥都能被發現。

工作人員檢測水硬度。本組圖片由記者 邵睿攝
我們日常使用的自來水,是來自水庫還是來自沈陽的各條河流?近日,記者在走訪了沈陽市皇姑區多處水源地后了解到,居住在皇姑區的居民日常使用的自來水,大多來自地下17—30米的深處,也就是說,皇姑區的居民很少用到包括水庫在內的地表水。
關鍵詞:日供水1.1萬立方米
6處水源地23眼井保障百萬人口用水
昨日,記者來到了位于清昭陵東側的北陵水源地。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記者經過了兩道門崗才進入了北陵水源地的辦公區。“別看我們這里不顯眼,一旦出了問題,影響的可是成千上萬的市民。”沈陽水務集團供水發展有限公司二水廠廠長趙文寶向記者介紹說,“我們北陵水源地始建于1938年5月,1941年7月才投產為北水源,這里與位于西江街附近的‘河南水源’并稱為沈陽兩大集中式水源地。”說到這里,趙廠長向記者賣了個關子,“我們這里有14口井,全算上占地面積有145981平方米,可你猜猜這里現有的職工有多少?”當記者猜了幾個數字之后,趙廠長微笑著告訴記者,只有19個人。
#p#副標題#e#
19個人如何才能保證水源地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看到了記者的疑惑,趙廠長向記者介紹說,“如今北陵水源地已實現了機械化運作,我們現有6座容量為5000立方米的蓄水池,設計日供水能力為20萬立方米。
隨后記者了解到,皇姑區除北陵水源地之外,還有河南水源地和百鳥水源地等6處水源地21眼井,與其他2眼單獨存在的水井一道,共同構成了皇姑區獨特的地下水汲取體系。
關鍵詞:三級防護區
“三重門”下的三重防護
在皇姑區范圍內23口取水井里,北陵水源地就占了14口。面對如此多的取水井,如何保證水質安全始終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記者來到了位于水源地西南側的4號水井,記者發現,這一單體水井是被包圍在實體圍墻里面,防塵蓋板、排水溝一應俱全,絲毫沒有晦暗潮濕的異味。一位來自沈陽市環保局皇姑分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為了更好地保護水源,我們特地在取水井旁邊設立了警示牌,并督促水廠在井口設置防塵蓋板。為了防止老鼠等小動物進入水井,我們還在井室里面設置了防護坡和排水溝,此外,井邊還有一些紅外裝置,這是專門防投毒的。”
出了井室,記者發現,為了消除地下水受到污染的隱患,水源地周圍還設置了紅外線報警系統、電網以及鐵絲網。“按照水源保護區的規定和有關要求,以開采井為中心,半徑30米范圍內,是一級保護區,在這里我們嚴禁任何污染源的存在。
30米至200米范圍內是二級保護區,在這一范圍內允許一些以鋼筋混凝土為建筑材料的無滲漏的建筑存在,在200至800米范圍的準保護區內,我們嚴格監控可能存在的污染源,一旦發現立即處理。”二水廠主管生產的王廠長笑著對記者說,“我們是實行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結合的形式來進行具體工作。如果我們想要對水井進行巡檢,還得事先調整系統進行解防,檢查完再把防護系統啟動。可以說,在我們這兒,飛進來一只鳥兒都能被發現。”
隨后記者了解到,為了保證皇姑區各水源地不受污染的威脅,皇姑區環保分局采取了多項措施,從保障綠化、清除周邊污染源等方面保證了水源地的安全。
關鍵詞:消毒與監測
余氯每30分鐘檢測一次
在水源地辦公區,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在皇姑區,東到鴨綠江街、西至長江街,南到市政府,北至三臺子,如此大范圍內的市民吃到的都是北陵水源地的水。如果您認為北陵水源地的水是從地下直接采集,因而可以直接送到各用戶家里,那您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為了保證市民的用水安全,這些采集上來的地下水也是需要進行消毒等工序才能輸送到百姓家的。
據悉,皇姑區各水源地根據水質大多是使用二氧化氯作為地下水的消毒劑。在河南水源地辦公區的一間辦公室,記者見到了一位專門負責水質檢測的工作人員。她向記者介紹說,在水廠化驗室,每半個小時就要檢測一下自來水的余氯含量,每天都要對出廠的水進行一次9項指標的化驗,而每季度,我們還要對出廠的自來水進行多達39項指標的檢測,全面保證了水質各項指標的安全。
在實驗室,這位工作人員一邊向剛剛采集的水樣里進行滴定檢測,一邊告訴記者,日常檢查的9項包括渾濁度、耗氧量、細菌總數、總大腸桿菌數、耐熱大腸桿菌群以及色度等方面。“像我現在做的這個,就是在檢測水樣的硬度,滴入一期試劑以后,水樣會變成紫色,稍微靜置后,再用滴定管滴入二期試劑,待水樣變成藍色,記下滴定管上顯示的數據,通過公式就能夠算出水樣的硬度了。
隨后記者了解到,在實際生活中,水質過軟和過硬都不適宜使用,最適宜的飲用水的硬度為8~18度,屬于輕度或中度硬水。以碳酸鈣計為143~285mg/L。在日常的檢測中,皇姑區的水質硬度正處于這個區間。區環境監測部門每年定期對地下水進行監測,經多年監測,地下水水質均符合國家地下水質量標準,水質始終處于良好水平。 (記者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