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記者宋林遙報道)目前新疆已經建成運營49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在建的污水處理設施有38個,城市污水處理能力日益提高,但是這些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技術水平良莠不齊,仍需要更多投入。
在烏蘇市污水處理廠,記者看到這里按功能分成了污水處理區、污泥處理區、輔助區和管理區四個部分。城市污水和經過預處理的工業廢水在這里處理凈化后大大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這個廠還采用先進工藝對污泥進行提取加工,年產有機肥料1500多噸,烏蘇市政府以500元每噸的價格定期收購,用于城市綠化施肥。污水處理廠廠長李兵告訴記者:“污水處理量設計是日處理量三萬噸,整個工藝采用厭氧耗氧活性污泥除磷技術,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的B級。”
烏蘇市污水處理廠是我區城鎮污水處理設施中運營良好的一個典型,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縣市的污水處理廠仍存在設計規模與實際污水處理量不匹配、運營成本過高,以及工藝落后等現象,不僅不能完成處理凈化任務,還會產生新的污染。對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建處工程師陳劍建議: “一個就是運行金費,各地區的政府要拿出資金來解決這個問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要拿出錢投入到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再一點就是建污水處理廠的時候建設規模一定要科學規劃、不能太超前。規模太超前了那么負荷率越低,運行成本越高。還有排污,重點污染源的工業企業的預處理,使它達標排放以后才能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