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眾多、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江蘇,如何重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好風光?本月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省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意見》,部署打造升級版的河長制,全面提升河湖水域的保護、治理和管護水平。
《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是什么?有何特點、亮點?
省水利廳副廳長張勁松介紹了河長制的背景和起源:江蘇具有良好的水資源稟賦條件和多樣的水生態環境,但由于經濟發達、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加之一些地方發展方式粗放,重開發輕保護,導致河湖面積萎縮、水質惡化、生態退化,經濟發展與水資源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適應河湖管理保護的需要,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創新管理體制機制,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發生以后,無錫市探索實行了以水質達標為主要目標的河長制。2008年在總結無錫市河長制經驗基礎上,我省將河長制擴大到省內太湖流域,太湖15條主要入湖河流實行了由省級領導和市級領導共同擔任河長的“雙河長制”。2012年省政府辦公廳又下發了全省河道管理河長制工作意見,在全省范圍內推行以保障河道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為目標的河長制。去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以后,省委李強書記、石泰峰省長及分管省領導及時作出批示,要求切實抓好貫徹落實,力爭繼續在全國走在前列。根據中央部署要求,緊密結合江蘇實際,我省制定了《實施意見》。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張勁松點評說,《實施意見》主要體現了四個方面創新:一是把握新要求。對照中央文件、十部委視頻會議精神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要求,對我省現有河長制進行了全面規范和完善,注重操作性、可行性;二是突出全覆蓋。本次河長制管理覆蓋全省所有河道、湖泊、水庫,并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體系,實現全覆蓋;三是打造升級版。2007年太湖地區的河長制以水質達標為主要目標,2012年起實施的河道管理河長制以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為重點,本次河長制圍繞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等重點,突出系統治理、水岸同治、長效管理及功能提升,統籌河湖功能管理、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治理,為營造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提供機制保障;四是落實責任制。河長制是河湖管理的制度創新,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保護,河長制辦公室承擔河長制日常工作,推動河長確定事項的落實。河長、河長辦公室不包辦、代替部門工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協同推進相關工作。
河長制的主要任務、目標、實施范圍分別是什么?
張勁松介紹說,河長制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目標是,通過全面推行河長制,到2020年全省現代河湖管理保護規劃體系基本建立,河湖管理機構、人員、經費全面落實,人為侵害河湖行為得到全面遏制,日供水萬噸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8%以上,重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82%,國考斷面水質優于III類水比例70.2%,地表水喪失使用功能(劣于V類)的水體和設區市及太湖流域所轄縣(市)建成區城鄉黑臭水體基本消除,河湖資源利用科學有序,河湖水域面積穩中有升,河湖防洪、供水、生態功能明顯提升,“互聯互通、功能良好、水質達標、生態多樣”的現代河網水系基本建成,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明顯提高。目前,全省有鄉級以上河道2萬多條、縣級河道2000多條,其中列入《江蘇省骨干河道名錄》的重要縣域以上河道727條;列入《江蘇省湖泊保護名錄》的湖泊137個;在冊水庫901座。《實施意見》要求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行河長制,實現每一條河道都有河長,實現河道、湖泊、水庫等各類水域河長制管理全覆蓋。
河長制組織體系如何構成?
《實施意見》要求,全面建立省、市、縣(市)、鄉鎮、村五級河長體系。省、市、縣(市)、鄉鎮四級設立總河長,成立河長制辦公室。跨行政區域的河湖由上一級設立河長,本行政區域河湖相應設置河長。省級總河長由省長石泰峰擔任,副總河長由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全省18條重要流域性河道、7個省管湖泊,分別由省委、省政府領導擔任河長,河湖所在市、縣(市)黨政負責同志擔任相應河段河長。各級總河長是本行政區域內推行河長制的第一責任人,負責轄區內河長制的組織領導,協調解決河長制推行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并牽頭組織督促檢查、績效考核和問責追究。副總河長協助總河長工作。省級河長制辦公室設在省水利廳,承擔全省河長制工作日常事務。
強化對河長的考核問責,嚴格追究責任,并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這也是我省升級版河長制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張勁松介紹說,《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對河長進行嚴格的考核問責并制定了具體規定:一是制定考核辦法。建立由各級總河長牽頭、河長制辦公室具體組織、相關部門共同參加、第三方監測評估的績效考核體系,實行財政補助資金與考核結果掛鉤,根據不同河湖存在的主要問題實行河湖差異化績效評價考核;二是公布考核結果。省級每年對各設區市河長制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報送省委、省政府,通報省委組織部,并向社會公布,作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三是嚴格追究責任。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