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什河源頭附近的河水依然清澈,但流到哈爾濱市后,河水卻變黑變綠。
導讀
阿什河曾留下古代女真文明的烙印,也曾彰顯哈爾濱市的千年文脈,然而在地方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今天,其污染亦未能幸免。作為松花江的一級支流,在松花江治污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時,流域污染治理問題也擺上了桌面
小資料 阿什河
作為松花江的一級支流,阿什河歷史上又稱阿勒楚喀河、按出虎水,都為滿語“黃金”的意思,有兩個源頭。右源為阿城河,發源于阿城市山河鄉大個嶺南麓。左源為阿什河,發源于尚志市大青山的尖砬子山南麓。兩河均流向西南,匯合后先沿尚志市和阿城市邊界,后沿阿城市和五常市邊界流向西北,在哈爾濱市東郊注入松花江右岸。全長257公里,流域面積870平方公里。
阿什河曾是貢品珍珠的主產區,據《哈爾濱市志》記載,阿什河的入江口盛產貢品“東珠”,但由于污染,下游已經沒了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如今產“東珠”的河蚌已經沿河而上,來到西泉眼一帶的河泥中。
專家視點
曾帶領學生對阿什河的生態環境進行過調查、并研究出了一套改善方案的東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馬永勝教授表示,解決阿什河工業和生活污水污染問題,政府在進行標準化管理和科學布局調整的同時,還應在建立和完善污水處理廠上下工夫。污水處理廠夠用了,河流的負荷也就減輕了;河畔的垃圾場必須搬家或進行深埋處理,因為垃圾滲出液嚴重危害了阿什河的生態;此外,恢復建設濕地同樣顯得重要,沿河建設大片濕地可以增加河流的自清自凈能力,把一些無法集中處理的污染通過環保的小環境消化掉。
中國環境報記者 李慶生 吳殿峰
發源于黑龍江省張廣才嶺西部的阿什河,是松花江上游右岸的一級支流。
阿什河古稱阿勒楚喀河,“阿什”為滿語“黃金”之意,象征沿河流域的人民富裕、吉祥。這是一條養育過古代女真文明和現代阿城文化的“黃金河”,這里曾給世代逐河而居的人們留下過美好的記憶。
然而,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地方經濟迅猛發展、片面追求GDP的沖動之下,阿什河亦未能幸免,大量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直排入河,一度使劣Ⅴ類水體的比率達到100%。在松花江治污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在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并深入謀劃“十二五”規劃的背景下,作為松花江一級支流的阿什河治污能否完成預期目標一度成為焦點。
前不久,黑龍江省副省長于莎燕到阿什河流域現場調研時,哈爾濱市政府表示,將下決心綜合治理阿什河,力爭用兩年時間使其水質達到或好于Ⅴ類水質。顯然,阿什河“兩年達到Ⅴ類水”的理想已經勾勒出并付諸實踐,但不可否認,隱患仍在、困難重重,稍不注意即有反復。
近日,本報記者實地踏訪了阿什河,沿途采訪了這條河流的過去與現在、變遷與生態。
污染之痛
“十幾年前,在阿什河里還能捕到半斤多重的鯽魚、鯉魚,而現在阿什河變成了惡臭的‘黑水’河,就連生命力極強的泥鰍都沒有了。”
阿什河是松花江的一級支流,流經尚志市、阿城區、香坊區和道外區,全長257公里,是哈爾濱市市區內流程最長的清水源河流。從源頭到西泉眼水庫,阿什河一路清澈透明,然而進入阿城城區后,河水開始變黑、變綠。
#p#副標題#e#記者從哈爾濱市環保部門獲悉,從進入阿城區開始,城區95%以上的生活污水都要進入阿什河,兩岸農業生產造成的面源污染也加劇了水質惡化。
另外,阿什河在匯入松花江之前,還要接納來自信義溝、化工排污口、新一排污口、團結鎮排污口污水的匯入,使水質進一步惡化。
在河邊居住的居民告訴記者:“十幾年前,在阿什河里還能捕到半斤多重的鯽魚、鯉魚,而現在阿什河變成了惡臭的‘黑水’河,就連生命力極強的泥鰍都沒有了。”
在距離阿什河大橋較近的豐果村,記者看到許多村民靠收垃圾為生,垃圾存放在河岸,垃圾產生的污水直接流進了阿什河。在河邊種蔬菜的農民告訴記者,這里大量廢品收購站加工廢舊塑料產生的污水都是直接排到河里的。
屢禁不止的非法采沙行為,也給阿什河生態環境造成了毀滅性破壞。
據了解,2007年哈爾濱市重拳整治阿什河采沙行為,123家沙場相繼被關停,遺留下20個左右的沙山及數以百計的沙坑,沙山體積一般在2萬~4萬立方米之間,沙坑的平均深度約為8米,沙場存沙總量達80萬立方米左右,沙山和沙坑串成了一條順河而下的“沙龍”,那些或潛伏或裸露的沙脊不但時刻在沙化周邊土地,而且只要風干物燥,一年四季都在飛沙走石。
今年45歲的李治曾在阿什河邊住過20多年,10多年前移居長春。他告訴記者,因為在佳木斯有生意,常走哈同公路,出城就路過這里,這些年也目睹了這個河段的變化。李治告訴記者,20多年前這里還到處都是水草、塔頭、樹叢,水中也有不少魚類,小時候經常在河邊游泳、網魚。正是基于美好的幼年回憶,2008年9月初,李治帶著一幫朋友駕車來到阿什河下游進行濕地游,卻掃興而歸。“一陣風就把我們都吹了回來,空中都是沙塵,眼睛迷了,臉上身上都是灰,母親河竟讓我如此不堪!”
記者來到這里時,看到阿什河沿岸溝壑縱橫、黃沙遍地、滿目瘡痍,過去肥沃的土地、百年的濕地和茂密的植被已蕩然無存。
由于防風固沙能力的削弱,降低了對城市氣候、降雨、濕度的調節和改善,大風一起,阿什河河沙四處飄散,成為哈爾濱市發生揚沙天氣或沙塵暴天氣的重要源頭之一。此外,更為嚴重的是還導致周邊農田土壤表層發生風蝕,黑土層減少,土地生產力衰退,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執法之難
“你今天剛給他拆了,明天他換個地方壘起來廠房又進行生產,你來執法,他就躲了。就是和你打游擊。”
近年來,哈爾濱市阿城區、道外區以及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哈爾濱分局的環保部門多次對阿什河流域內的違法企業進行查處、取締,但并未取得預期的效果,一段時間后又死灰復燃。
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結鎮的小塑料加工企業形成規模的有40家,存在歷史已有10多年。
豐果村的廢舊塑料回收加工企業群落是當地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在百菜村、恒星村等地也有一些小塑料加工企業以生活垃圾袋為原料。
這些企業生產工藝落后,沒有使用循環水,造成水源污染,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煙塵、廢氣、惡臭氣味直接排放,嚴重影響了當地群眾的生活。
今年6月4日,記者跟隨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哈爾濱分局所屬的環保、公安、工商、安監、質監等10多個部門再次來到所轄石橋區域,取締仍在生產的向阿什河非法排污的企業,然而取締的過程卻異常艱難。
在哈爾濱農墾青年紅日廢品收購站,執法人員打開緊鎖的鐵門進入院內,里面廢舊塑料堆積成山。當執法人員將《責令違規企業停業搬遷通知》貼在廢品收購站大門上時,數名中年男子和婦女趕到現場,野蠻阻攔并抓扯執法人員,一名婦女還趴在執法車前不讓離開。哈爾濱農墾公安局將一名涉嫌聚眾抗法的中年男子控制,并由民警押上警車帶走調查。
執法人員隨后又對10家涉嫌非法排污的小塑料生產企業進行徹底清查,切斷供電、供水并下達搬遷通知,責令這些排污企業限期遷出青年農場。
一位環境監察人員告訴記者,小塑料加工廠生產工藝簡單,只需兩三個人,投資三四萬元就可生產,每噸獲利近千元,可以說是低投入高產出。
“你今天剛給他拆了,明天他換個地方壘起來廠房又進行生產,你來執法,他就躲了。就是和你打游擊。”
#p#副標題#e#黑龍江墾區哈爾濱分局環保局局長馬信告訴記者,去年6月,他們已經對所轄阿什河區域內的22多家廢舊塑料加工企業實施關停,收繳已經發放的《臨時排放污染物許可證》。目前已經有9家小塑料加工廠被關閉或轉項,但還有13家被依法吊銷工商執照和臨時排污許可證后,繼續非法生產,向阿什河排放污水。
為徹底將這些非法排污企業清出青年農場,這次省農墾總局哈爾濱分局多個執法部門對這些排污小工廠進行徹底關停、取締,讓阿什河變清、變凈,休養生息。
環保等部門的努力收到了一定效果,近兩年里的阿什河漸漸有了好轉跡象。監測數據表明,阿什河各項污染指標同比均有明顯下降,其中主要污染指標氨氮同比下降11%。
記者在青年農場石橋作業區內看到,去年6月還是發黑的阿什河水如今已經變綠,水質有了一定的改善,沿岸堆積的像小山一樣的廢舊塑料堆和垃圾已經被清理干凈。
治污之艱
哈爾濱市政府提出力爭用兩年時間確保實現“三溝”水體無黑臭,但阿什河水質達到或好于Ⅴ類水質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按照哈爾濱市政府的承諾,哈爾濱市3年內將創建成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打造北國水城,阿什河的污染治理也成為不可逾越的欄桿。
為整治阿什河環境,哈爾濱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近兩年,重點在上游進行了畜禽養殖業強化管理、退耕還林還草、整治兩岸無序采沙、治理水土流失、減少農藥化肥施用量等工作,在下游進行了完善污水收集管網、整治棚戶區直排生活污水、清理兩岸垃圾、治理排污企業等工程,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根治阿什河污染遠非易事。記者調查得知,阿什河流域不同季節水質變化很大。由于水田面積過大,灌溉需水量多,農業用水供不應求。而灌溉期過后,需要再次蓄水截流,接納的污水難以被稀釋,導致水質變差。
哈爾濱市政府提出的盡可能增大上游西泉眼水庫放流量并合理調配水資源,以保證阿什河生態用水,力爭用兩年時間確保實現“三溝”水體無黑臭,阿什河水質達到或好于Ⅴ類水質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哈爾濱市環保部門負責同志表示,隨著阿什河阿城區段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阿什河中上游生產、生活污水已經得到處理。
今年年底前,信義溝匯入阿什河處也將建成一座污水處理廠,中下游生產、生活污水也將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對阿什河采沙業徹底治理后,河兩岸留下的沙坑今年也都要被填平。
在阿城區城市污水處理廠記者看到,日處理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在2009年10月就已經投入運營,并且滿負荷運轉,處理后的水排入阿什河。
當地正在編制的阿城區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也提出,為減輕和控制阿什河污染,提高阿什河上游斷面水體環境質量,“十二五”期間,阿城區將新增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5萬噸,阿什河上游的玉泉、小嶺、平山和交界等鄉鎮將規劃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廠。
生活污水逐漸得到了有效處理,企業排污也被提上了日程。針對阿什河流域污染嚴重的造紙企業,哈爾濱市政府已經啟動了東北再生紙生態工業園,阿什河流域的10余家造紙企業將集體搬入“新家”,實現規模化、資源化生產,污水集中處置。
對久打不絕的廢舊塑料加工企業,環保部門建議,應當給予規范和引導,在合適地域建立廢舊塑料加工園區,污水經統一處理后達標排放,既解決了廢舊塑料污染環境問題,又使得資源得到重新利用。
另外,針對哈爾濱馬利酵母、阿城繼電器等企業長期違法排污問題,環保部門加強了對企業排污情況的實時監測和監督檢查,嚴格防范企業違排、偷排。環保部門還提出,將對阿什河沿岸的垃圾場點加大打擊力度,堅決取締非法私設垃圾場。
前景之憂
治污有難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旦放松警惕甚至稍稍疏忽,“發黑發臭”的陰霾難免再卷土重來。
黑龍江省副省長于莎燕率相關部門負責人實地考察了阿什河的治理情況后,專門召開現場會對松花江流域“三溝一河(馬家溝、信義溝、何家溝、阿什河)”的治理做出全面部署。于莎燕在充分肯定當地環保工作成績的同時,要求阿城區結合實際,踏踏實實地做好阿什河流域治理工作。
記者獲悉,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廳在去年就已經對阿什河的5個劣Ⅴ類斷面提出了黃色警戒,并要求哈爾濱市政府設立以轄區政府主要領導為“河段長”的管理制度,確保阿什河水質年內達標。
近日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廳又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開展對重點監控企業及污水處理廠專項執法檢查,進一步加強重點監控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管理,嚴厲打擊無污染防治設施或設施閑置,直排、偷排或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此次執法檢查,阿什河流域將是重點區域之一。
一系列剛性措施為阿什河的環境治理描繪出了美好的愿景。哈爾濱市政府綜合整治方案明確,將實施建設阿什河沿堤景觀帶、拓寬河道、清淤等工程,進行畜禽養殖糞污水治理或資源化利用,全開展兩岸植綠、建設護坡工程等面源綜合治理。松花江水位達到116米、江水倒灌河口后,阿什河從下至上還會依次興建“一島三園”,即珍珠島、四季風光園、萬國博覽園、金源文化園。“一島三園”將以回歸自然為主調,恢復河道生態環境,形成綠化、景觀、文化、休閑、旅游廊道。
治污有難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最終恢復阿什河的水質和生態面貌還有很長、很艱難的路要走。一旦放松警惕甚至稍稍疏忽,“發黑發臭”的陰霾難免再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