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7月26日消息 據江蘇電臺報道,江蘇無錫首個生態污水處理廠日前建成,由小橋、流水、花架、亭臺以及各種水生植物組成的“濕地公園”將廠區變成了花園。
當記者來到無錫城北污水處理廠時,一下就被這里美麗的生態景觀吸引了,只見清澈的水底有紅色的小魚在歡快地游來游去,水里種植著香蒲、水蔥、美人蕉等10多種水生植物。城北污水處理廠副廠長陳豪介紹說:“香蒲、蘆葦、水蔥、美人蕉,小魚,然后吸引食鳥過來,產生一個良好的生態鏈,整個的人工生態濕地的生態鏈還是比較齊全的。”
據了解,無錫城北污水處理廠的人工濕地是無錫首個運用生態凈化技術、通過濕地系統凈化生活污水的項目。模擬自然濕地結構與功能的人工濕地,投資、運行費用較低,處理效果較好。它將生態凈化技術與污水凈化和美化環境相結合,通過水、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一系列的生物、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實現對生活污水的自然凈化,使出廠水達到一級A的排放標準,陳豪副廠長告訴記者:“就是給它模擬一個人工的濕地環境,它靠植物的一個根系的吸附,完全是一個自然的環境、自然生態來吸附水里的氮和磷,達到一個脫氮除磷的效果,就是完全靠大自然的力量來凈化它。”(記者 華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