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獲悉,出席和列席8月下旬舉行的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的人員建議,要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深入推進河流污染治理和農業農村污染防治。
8月25日至27日,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及《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一法一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和市政府執行情況的書面報告。
審議中,出席和列席人員普遍認為,“一法一條例”施行以來,我市各級政府認真貫徹執行“一法一條例”,堅持以生態市建設為抓手,以“十一五”污染減排和“811”環境保護行動為突破口,加強領導,依法行政,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指出,當前我市水污染防治形勢仍不容樂觀,一些地方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比較滯后,違法排污事件屢禁不止,農業農村水污染問題突出,飲用水源安全面臨威脅。
出席和列席人員還提出五方面具體意見和建議:
——統一思想認識,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深化思想認識,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科學編制水污染防治規劃,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認真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要不斷強化宣傳教育,著力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企業經營者的水污染防治意識和法制觀念,自覺保護好水環境。要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引導和監督作用,通過宣傳環保先進典型、曝光違法排污行為,在全社會營造保護水資源、遏制水污染的良好氛圍。
——堅持標本兼治,深入推進河流污染治理。要認真總結各地水環境整治工作經驗,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清水河道整治建設,尤其要把截污、清淤和活水等工程作為重點建設內容,標本兼治,切實改善河網水質。要深入推進甬江、奉化江、姚江等重點流域,以及鄞東南水系、余慈平原河網的污染綜合整治,把強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大淘汰落后產能作為深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全面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要抓緊建立全市跨行政區域河流污染治理補償機制,切實落實沿河流地區各級政府的水環境保護責任。
#p#副標題#e#
——狠抓責任落實,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狠抓責任落實,著力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尤其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24項重點污水處理工程剩余項目的建設,力爭早日建成并投入運行,確保我市“十一五”污染減排目標和“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任務的全面實現。要加強對已建污水處理廠的日常監督檢查,確保污水處理系統建成后的規范穩定運行,并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設施的收集率、處理率和達標率。要加大對污水處理廠污泥的科學處置力度,進一步提升污泥無害化處置水平。
——加大工作力度,加強農業農村污染防治。要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加快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要按照省政府要求,力爭今年底前全市40%以上的行政村開展或啟動生活污水處理。要加大農村工業污染防治力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防止污染企業“上山下鄉”和“十五小”、“新五小”企業的死灰復燃。要深入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加快推行規模化養殖場排污申報登記和排污許可證制度,積極開展規模以上養殖戶和散養戶的污染治理。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全面推廣使用有機肥,最大限度地削減化肥、農藥施用量。要按照《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要求,盡快研究制定我市相關規劃及年度實施計劃,尤其要建立完善飲用水水源地上游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規范“農家樂”發展,對影響水源地環境的要立即停業,千方百計保障飲用水源安全。
——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要認真吸取奉化市大埠工業區違法排污等事件的深刻教訓,進一步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和責任追究力度。要完善跨部門、跨區域的水污染聯防機制,切實加強對環境敏感地區、重點行業、重點流域、重點污染源和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偷排、漏排、直排企業,一律實行高限處罰和停產整治;對整治不到位的,一律依法予以關停。對由于監管不力、執法不嚴導致違法排污行為猖獗,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嚴格責任追究,問責到人。要高度重視群眾來信來訪舉報的環境污染案件,及時處理污染事故,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記者:龔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