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深圳蓮塘直線距離僅一公里的香港打鼓嶺垃圾堆填區(新界東北堆填區)上月發生了香港首次污水滲漏事件,滲漏污水經缸窯河流入深圳河,引發兩地關注。昨日下午,港府環保署回應表示,現階段事件沒有對深圳方面造成影響。
港府環保署官員:后續會作跟進
9月1日,還在休假的香港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的9名委員放棄假期,到打鼓嶺堆填區視察,港府環境保護署有關官員也隨行為滲漏事故原因作出解釋。
打鼓嶺堆填區是香港三個策略性垃圾堆填區之一,毗鄰深圳蓮塘,直線距離僅1公里。港府環保署人士昨日告知南都記者,“由于此次對香港方面的取水樣本測試顯示超標并不嚴重,因此根據目前的初步資料判斷,現階段對深圳方面暫未造成影響”。
香港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環境基建)陳英儂補充表示,一直以來港府環保署在深圳河不同河段設有測試點,對深圳河的水質一直有做常規檢測,后續也一樣會作出跟進和檢控。
香港6年接獲22宗污染舉報
記者昨日在打鼓嶺垃圾堆填區內看到,出現滲漏的臨時儲水池底有0.3×0.3米的破損。港府環保署助理署長(環境基建)陳英儂解釋,儲水池底盤由碎石和泥鋪成,然后再用特別物質鋪設防水層,目前懷疑是因大雨令儲水池底層新增的垃圾松動,扯裂防水層而引致滲漏。陳英儂表示,出現滲漏后已立即補救,目前已完成修補,情況大致受控,亦檢視過屯門及將軍澳堆填區,無同類事件發生。
香港環保署副署長謝展寰透露,從2008年至今,香港3個堆填區共接獲22宗污染舉報,其中3宗涉及屯門堆填區的舉報已證實與滲漏無關,污水是因覆蓋堆填區垃圾上層的膠膜破損,令泥土被雨水沖出所致。環保署表示,現在已經在調查出現裂口的原因,但由于當局考慮對堆填區承辦商提出檢控,因此暫未能提供污水實質超標量等具體數據。
議員要求港府提交詳細文件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的9名議員昨日也紛紛提出了自己對事件的質疑和建議。委員會主席何秀蘭表示,會在本月底前召開特別會議,要求港府就滲漏事故提交詳細文件,并交代堆填區排污系統運作機制。
何秀蘭說,此次滲漏事件反映了堆填區內臨時儲水缸保險系數低、預警系統差,她承認事件會影響到議員對港府擴建其余3個堆填區的信心,她促請港府未來做好源頭減廢,減少廚余,以及在確保安全及不影響環境的情況下再擴建堆填區及興建焚化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