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城市建設大干快上時。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咱們合肥幾乎是一天一個樣。然而與此同時,整潔清新的城市環境卻是一直沒有改變。這是為什么呢?這可離不開在城市建設背后的環境保障工作。記者昨天從有關部門證實,合肥市城市建設“大后方”的環境保障,做得也是相當給力。
處理污水全國第四
據合肥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合肥市已經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共有17座,總規模116.7萬噸/日。“這其中,城區有11座,總規模98.2萬噸/日;下轄四縣一市 6 座,總規模18.5萬噸/日,累計建成污水管道2237km。總服務面積達431.57平方公里。”據統計,目前合肥的城市建成區污水管網覆蓋率達98%,城市污水處理率也達到了95%。
“最新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合肥市的污水廠11個月累積處理污水2.82億噸,完成COD削減54095噸,NH3-N削減6652.15噸(COD和NH3-N都是主要的污染物指標)。可以說,目前合肥市的污水處理能力是非常可觀的,對周邊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也是毫不含糊。”相關負責人介紹道,住建部近期對全國36個大中城市污水處理情況綜合考評中,我市名列第四。
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在污水處理環節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是對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要有所提升。“目前新投入改造的比如王小郢污水處理廠等,都要求水質達到國家最高排放標準,進一步減小對環境和城市水體的影響,讓南淝河更加清澈透明。”據介紹,“十二五”期間,合肥市將計劃投入120億元,繼續加大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技術攻關,持續提高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能力,全面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
垃圾未來將發更多電
“在垃圾處理上,我們也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建委相關負責人用原清溪路垃圾處理場的改造和生態修復工程來舉例,“明顯減小了對環境的影響,這項工程還曾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據介紹,目前,合肥市的生活垃圾處理場可以實現日均處理生活垃圾2458噸,總填埋處理垃圾426.7萬噸,“截至2011年10月,全市一共累計處理垃圾滲濾液110萬噸,使得各類污染物90%以上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垃圾處理之后的排放水質也可以達到一個較高的水準。”
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合肥的垃圾處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資源化、產業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龍泉山生活垃圾處理場除了已經投入使用的三臺發電機組,下一步還將增加3臺1064kW進口燃氣發電機組,全部建成后可綜合治理甲烷氣體1170萬m3,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0.8萬噸,而投產之后的年均發電量更是可以達到2067萬度。”除此之外,龍泉山垃圾處理場還將加快建設垃圾處理二期工程,開展餐廚垃圾收集和處理工作試點,進一步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