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自來水公司委托成功大學調查發現,臺灣多達18所凈水場清水含鋁超出警戒值,大多集中云林、嘉義、臺南地區,臺南楠玉凈水場其中一次抽驗更超過國際標準7倍。18家凈水場總供水用戶高達129萬戶,都暴露在慢性中毒的危機下!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梁表示,民眾長期喝含鋁的水,會加速腦部退化,恐增加罹患老年癡呆癥風險,呼吁環保部門應盡速依世界衛生組織(WHO)規范,訂出飲用水含鋁標準。
臺水公司委托成大水質研究中心調查臺灣59座凈水處理場,歷時2年、每座凈水場采樣6次,發現超過建議警戒值(0.15ppm)5次以上共18所。其中,臺南市有6所凈水場超標,云林、嘉義合計6所超過警戒值,建議列為第一波改善名單;臺中、南投合計也有3所超標。
若將6次采樣數值平均,超標最嚴重的是臺東成功凈水場,達0.454ppm,其中一次采樣達0.9ppm。其次是臺南楠玉凈水場,6次平均0.396ppm,其中有一次高達1.1ppm,超過警戒值7倍。嘉義蘭潭凈水場也有0.333ppm,排第三。
林杰梁表示,臺灣水土保持不好、水質不佳,只要水混濁就會添加鋁混凝劑幫助雜質沉淀;臺風天影響水質,鋁混凝劑就加更多。鋁在動物實驗中會造成神經毒性,人體攝取鋁過多,增加罹患老人癡呆癥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