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自來水供水初期,不少北京市民對這些經水廠消毒加工的飲用水還是心存疑慮,特別是見到水中的白色泡沫,更是稱自來水為“洋水”“洋胰子水”,為此當時的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城的《愛國報》、《北京日報》等報刊刊登了白話文的廣告,宣傳有關的科學知識。其實按當時的國際標準化驗,北京的自來水其各項指標都是達標的,由于北京的水質不是很好,所以當時能做到這一點其實很不容易。
鳳凰衛視10月25日《騰飛中國》節目播出“京師有了‘洋胰子水’”,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1879年旅順水師營龍引泉建設了中國第一套供水設施,上海在1881年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水廠,天津、武漢、廣州等都先于京師,建立了自來水供水系統,北京到1910年才開始建立城市供水系統,光緒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這是中國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采用的是集資的方式,向社會公開招商,每股十元共三十萬股,共集資三百萬元,水廠建在今天的東直門,以北京城東的孫河為水源,1910年3月正式投產供水,一直到1949年北京僅此一座水廠,正式供水之前特地安排了一個免費試用期,選擇一些熱鬧的地段開放龍頭,由公司聘請的水夫負責控制水龍頭。
自來水供水初期,不少北京市民對這些經水廠消毒加工的飲用水還是心存疑慮,特別是見到水中的白色泡沫,更是稱自來水為“洋水”“洋胰子水”,為此當時的京師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城的《愛國報》、《北京日報》等報刊刊登了白話文的廣告,宣傳有關的科學知識。其實按當時的國際標準化驗,北京的自來水其各項指標都是達標的,由于北京的水質不是很好,所以當時能做到這一點其實很不容易,免費試用階段結束之后,從1910年3月20日起,京師自來水公司正式向北京市民售水了,市民向公司購買了“水籌”之后,憑水票到水龍頭處購水,每張水票大約合0.25枚銅元,可以購一挑水,使用期限是一年,被聘請的水夫還持有執照。
不到半年時間,自來水就得到了普遍的認可,胡同里經常出現排隊買水的景象,大多數人從公用龍頭買水之后,自己挑回家去,還有一種特別“水票”,每張花費一枚銅元,可以送水到家不用親自挑水,這個辦法后來推廣到了全市。直到解放前,北京市民家里一般都有一口大水缸,就是用來存放自來水的,走街串巷送水的水車也成為老北京的一景。自從1879年旅順建成第一座供水設施到1949年,全國只有60個城市有供水設施,許多小城鎮和農村根本沒有自來水供應,民眾完全是依靠江河的流水或者是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