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政府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綜合防治專家督導組組織九湖流域所在地玉溪、紅河、大理、麗江等州市及相關縣(市、區),對滇池保護治理工作進行觀摩考察,并召開經驗交流會。
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參加觀摩考察,省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綜合防治專家督導組組長牛紹堯、副組長高曉宇出席經驗交流會。
昨日一大早,由云南省政府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綜合防治督導組組織的滇池保護治理觀摩考察團,從昆明震莊賓館出發,來自我省的九大高原湖泊所在地的五州市、19個縣主要領導及相關人員,率先來到盤龍江西山區段考察。
在環湖路寶象河附近,人們指著漂亮的濕地,交流起來。考察人員稱,有的濕地建起來,看上去很美,但因為有防欄堤隔著,達不到濕地的功能,猶如人的肺不通暢一般,應盡快創造條件,讓濕地相連起來,和滇池相通成一體。而在晉寧,有的人提出,濕地能否開放,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又可以投入到治理污染中來。考察了滇池附近的十余個點,一位考察人員感受頗深,他說,滇池治理的變化真的令人想不到,通過考察,學到了不少滇池治理的新經驗。
現場觀摩后,昨日下午召開了現場會。督導組介紹,前段時間,他們把九大高原湖泊都走了一遍,感覺治理都有變化,水體景觀都有變化,周邊環境都有改善,為十二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環境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現在,九大湖泊還有4個屬于劣五類,滇池、異龍湖、杞麓湖、星云湖,這幾個湖泊,異龍湖要爭取在2013年達到四類水質標準,滇池35條入湖河道要爭取不低于四類水,5年后,滇池、異龍湖、杞麓湖都要保住五類水,力爭四類水。有3個湖泊介于三四類水之間,要穩住三類水,力爭二類水。
牛紹堯說,滇池治理得到肯定,洱海模式值得認可,在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中,都形成了獨特的經驗,只要思路清晰,任務明確,就要狠抓項目,靠項目來實現目標和任務。
從滇池的整治中可以看出,環境整治的重中之重,是截污,這點絕不能含糊,大量的農村面源污染,一定要想盡辦法截住,圍繞截污工作,扎實推進高原湖泊的治理。從截污來講,首先,城市要截污、集鎮要截污、村落要截污、農戶要截污,這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工業園區要實行截污、科技園區、農業等各種園區也要實行截污,新上的項目要全面截污,已經上的項目要實現達標排放,中水回用,達到全收集、全處理,九大高原湖泊的治理才能走出重要的一步。九大高原湖泊都要實行全面截污,才能將這些湖泊治好,爭取在2015年之前,九大高原湖泊全部脫掉劣五類帽子。
經驗交流
昆明:爭取把水葫蘆變飼料
昨日,在明波水葫蘆收集現場,很多專家,政府官員看到水葫蘆變成了有機肥,顯示出了極大的興趣與肯定,水葫蘆由“廢變寶”,形成了循環利用的鏈條。在現場,昆明市政府相關領導還透露了一個更加令人興奮的消息,有一家企業認為將水葫蘆做成有機肥浪費了,他們正在做成飼料,這樣才是更好的利用,昆明市政府相關部門正在做可性報告。
玉溪:加大投入改善水質
玉溪市相關人員介紹,他們所管轄的3個湖泊,到2015年,撫仙湖全湖平均水質穩定保持在一類水質。星云湖將以改善水質為目標,突出6大重點,投資6億元,實施6大工程,到2015年,水質下降趨勢得到明顯遏制,水質達到五類,消滅劣五類。杞麓湖則投入9.2億元,5年后,達到五類水質,爭取達到四類水質。
麗江:拉市海納入湖泊保護
麗江相關人員介紹,保護好程海、瀘沽湖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讓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他們還將拉市海列入了保護之內,這樣一來,他們就有了3個保護的湖泊,他們希望拉市海能成為9+1模式的治理湖泊范圍,經過幾年的治理,程海流域森林覆蓋率由12%上升到了36%,10年之內翻了3倍。
紅河:遏制異龍湖水質惡化
紅河所在的異龍湖是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較為嚴重的一個湖泊,昨日紅河相關人員介紹,異龍湖長期處于富營養化狀態,尤其是從2009年遭遇干旱以來,水位嚴重下降,加大了治污的壓力。2015規劃目標,遏制住異龍湖水質惡化的趨勢,并有所改善,湖泊水質穩定達到五類,力爭達到四類,湖泊水生生態系統得到初步恢復,富營養化程度有所下降。
延伸閱讀
滇池環湖截污 年底投入使用
截住污水、阻斷污水,不讓一滴污水進入滇池,人們費盡了心血。滇池環湖截污工程,去年主體工程接近尾聲,今年相關的工作進展如何?走進滇池環湖截污工程建設指揮部,環湖截污的神秘面紗慢慢浮出水面。據透露,守護最后一道流入滇池污水的這項工程,今年底就能投入使用。
綠化 截污干渠上將現“綠帶”
滇池環湖截污工程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黃德志說,環湖截污工程去年干渠主體完成后,今年的工作主要是南岸白魚河、淤泥河及西岸白魚口3座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截污干渠(管)收尾工作,如截污干渠的防腐、干渠與外連接的沉砂池建設、整改、驗收等,相當于建房一樣,封頂斷水,但要住進去,還得“裝修”。因此,環湖截污工程干渠去年主體貫通后并不能馬上投入運行。
11月20日,該指揮部辦公室張主任和記者一起,對環湖截污進行了實地走訪,從滇池衛城出去,走在環湖路上,若沒有人介紹,你無法看出,在環湖公路的旁邊,還埋著一條兩車道左右寬的截污干渠。張主任指著晉寧段的綠化說,這些樹種上去的時間不長,但長勢較好。記者看到,在環湖公路外,一條綠色的腰帶將滇池圍住,有10多米寬。張主任稱,到明年環湖截污干渠上綠化全面完成后,你就可以看到環湖公路圍住滇池,環湖公路邊上的綠色帶下,就是環湖截污“巨龍”。
進度 截污工程年底投入使用
現在,環湖截污總體進展如何?運行情況如何?黃德志說,環湖截污并不是像人們想的那樣,環繞滇池一周修一條截污管道,而是根據管渠結合、有縫閉合、分片收集、就近處理的原則。是根據滇池周邊的污染源分布情況合理布置截污干渠(管),進行分片收集和處理,這樣既可以實現環湖的全面截污,又可以降低施工難度和減少工程投資。工程先后共有30余個標段,工程量非常大,收尾工作量也不小,點多面廣,而且部分是在干渠內部施工,從外面是看不到的。
據介紹,今年的9月份,截污干渠初驗及整改全部完成,目前,工作的重點主要是加快干渠配套的工程,污水處理廠的設備調試及試運行,確保到今年年底,該工程全部完工,投入使用,這條埋在滇池邊的潛龍將發揮它的功效,守衛滇池。
運行 管道與污水處理一體化
環湖截污給人們的印象是,污水流入到管道中,一個方向順管道而下,統一流進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黃德志指著環湖截污規劃圖告訴記者,如果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干渠到末端,無論大小、深度和投資都不科學,環湖截污是根據分片收集就近處理的原則,他說,環湖截污的水流向不是統一的,是根據便于收集處理而設置。
形象地說起來,就是環湖截污像一個葫蘆,圍繞在滇池邊,而在這葫蘆上,結滿了許多葫蘆瓜,這些葫蘆瓜就像是一個個污水處理廠。葫蘆瓜和葫蘆是一個有機整體,環湖截污的干管、干渠將污水收集起來,流到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出,這才是一個完整的運行流程。從效果圖上看,在長長的環湖干管、干渠中間,就有一個或兩個污水處理廠,污水通過干管、干渠收集起來,流進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達標,最終通過濕地、河道、匯入滇池。
規劃 遠期規劃的百年工程
環湖截污是一個百年工程,按遠期2030年規劃設計,分期實施。那么,前期,哪有這么多污水處理呢?會不會處于“饑餓”狀態?針對這樣的問題,黃德志說,整個滇池環湖截污體系分為片區截污、河道截污、農村集鎮截污、干渠(管)截污4個層次,滇池環湖截污工程屬于干渠(管)截污層次,是截流和處理進入滇池污水的最后一道屏障。建成投入運行前期肯定存在處理量不足的問題,市政工程建設必須有超前性。而從使用來說,隨著環湖截污整個體系的逐步完成,污水收集支管的完善,環湖截污工程就能充分發揮它的功能了。
維護 現代化設備機械化清掏
據介紹,滇池環湖截污工程建設指揮部主要負責工程建設任務,該工程投入使用,截污干渠和污水處理廠就將分別移交給排水設施公司、昆明滇池水務公司進行管理、維護和運營。在環湖截污工程維護方面,黃德志介紹,工程設計中,環湖干渠的寬度,最小也有4米寬,最大的寬度達6米,內分污水渠和初期雨水渠,兩渠之間可以相互調節。環湖截污干管、干渠運行之后,肯定會存在泥沙、淤泥淤積等問題,在這樣的問題上,該工程將考慮采用機械化進行清掏,用上現代化的設備。目前,排水設施公司已裝備有電視檢查車等,可以將干渠里面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進行機械打撈,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