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沙水庫水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已正式鋪開。在不久的將來,同沙水將成為東莞市民的飲用水。南都資料圖
不久以后,東莞居民也許就能喝上同沙水庫的水了。昨日,南都記者從東莞市水務局獲悉,同沙水庫水污染綜合治理工程,近日已從三大方面全面正式鋪開。
綜合整治前期工作完成
同沙水庫上游有東城牛山和大嶺山連馬兩間污水處理廠、大嶺山舊飛鵝垃圾填埋場和多間污染企業,他們每天向水庫排放污水近百萬立方米,垃圾滲濾液400噸。同沙水庫水質原本屬于5類水質,要成為東莞市備用飲用水水源之一必須達到2類水質。雖然經過兩年多的治理,現在同沙水庫的水質已經改善許多,但還是沒有達到飲用水的標準。
2008年,為了推進同沙水庫污染綜合整治工程,東莞市環保局和水務局等單位聯合編制了初步方案,并獲得市政府批復同意。昨天,東莞市水務局在其官方網站宣布,目前,同沙水庫綜合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包括規劃立項、可研、環評、初步設計及施工圖等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工程即將全面開工。
#p#副標題#e#
“污染源全部要截住”
據了解,同沙水庫水污染綜合整治工程,由三大部分組成:(一)尾水排放及環水庫截污管網工程;(二)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和雨季溢流污水處理工程;(三)同沙水庫底泥清淤工程。
東莞市污水治理中心華科長說,其實水庫整治相關工程今年年初已經動工,他們在水庫岸邊敷設十余公里的尾水排放管,在水庫口截住污水處理廠的尾水,收集后一起排入下流河涌。目前,該排放管每天可處理尾水14萬立方米,后期日處理能力可達30萬立方米。
對于工業廢水污染,水務局將分東部、西部等片區進行截污管網敷設;對于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環保部門將分設處理站,將滲濾液收集處理。這兩者最終都將排入污水處理廠處理。昨天,水務局污水治理中心負責人說:“凡是流向同沙水庫的污染源,全部都要截住。”
據悉,完成整治后,水庫水質能夠達到地表水體2類標準,符合國家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確保東江與水庫聯網的供水安全。記者施詩
同沙水庫
作為東莞城區庫容量最大的水庫,同沙水庫被稱為東莞的“都市綠肺”,其庫容水量可以解決東莞約1/4人口的飲水問題。多年以前,東莞市政府就規劃,將同沙、橫崗、水濂山、白坑、蘆花坑、五點梅、馬尾、蓮花山、松木山九大水庫作為東莞居民備用飲用水源,但同時也發現,這些水庫都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