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鄉河,位于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北源阿婆髻,南入珠江口,全長約有16.4公里,自北向南貫穿西鄉鐵崗片區、西鄉中心區和寶安中心碧海片區,最終匯入珠江口大鏟灣港池。作為寶安城鎮中心區最主要的河流之一,過去的西鄉河,曾經澆灌了寶安片區的萬頃良田,上世紀50年代起,在上游修筑的鐵崗水庫更是通過西鄉河維持著當地農業的發展,而西鄉河入海口的西鄉碼頭也曾是西鄉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及貨物運輸中轉站。
然而,就是這樣一條流域人口達50萬的河流,如今卻因為污染而變得又臟又臭。昔日灌溉用的西鄉河,如今沿岸集聚了大片工業區、居住區、城中村以及商業街,由于兩岸固體廢物污染和兩岸工業廢水、居民生活污水的無序排放,致使西鄉河淪為西鄉片區名副其實的排污通道。2005年,投資2.5億的西鄉河綜合整治工程啟動,然而卻至今成效不大,市民抱怨說“西鄉河治理現在是越來越臭了。”
昔日清澈溪今變臭水溝
“前兩天我去了一趟西鄉,途中順路光顧了我老同學在西鄉開的一家湘菜館,他不止一次跟我訴苦說生意難做。原來,餐館大門正對著前面的西鄉河,平時冷不丁地刮來一陣惡臭,使得來餐館吃飯的顧客大倒胃口,生意因此越來越淡!”前不久,家住福田區的李先生撥通了本報的熱線電話。李先生在電話中反復強調,昔日的西鄉河水網交錯縱橫,田園連片不斷,漁業養殖旺盛,現在卻“跟臭水溝一樣”。
#p#副標題#e#
事實上,在李先生之前,已經有不少市民向本報投訴反映過西鄉河臟、亂、臭的情況。從市民反映的情況來看,西鄉河早已經成為西鄉片區藏污納垢之地,其又臟又臭的河道環境熏得人苦不堪言,當地老百姓甚至稱其為寶安的“龍須溝”。據記者了解,水質部門就曾用水質分析儀器對西鄉河水進行了抽樣檢測,結果顯示西鄉河水已經是‘劣Ⅴ類水質’,按照水質參數的水質標準來看,西鄉河水的水體質量狀況已經跟廢水臟水無異,而更糟糕的是,按照深圳市人居委發布的公告顯示,目前西鄉河的水污染還在不斷惡化。
河岸聞臭令人腸胃翻騰
接到市民報料后,記者連日來多次前往寶安區西鄉街道對西鄉河進行了實地調查。1月6日下午,記者一行沿著鐵崗水庫路徑來到了西鄉河的上游河段。在一家名為“諾普信”的工廠附近,記者看到西鄉河上游的河水呈淺黑色,河流附近彌漫著陣陣臭味。走訪中,見記者一邊捂鼻一邊拍照,路過的一名環衛工人迎上來,笑言記者沒見過世面:“這里還算是干凈的啦,西鄉河中游和下游那才真正叫臭!”
隨后,在環衛工人的指引下,記者驅車沿著西鄉河一路南行,當穿過西鄉大道來到寶民二路附近時,車窗外頓時飄過來一股股刺鼻的惡臭味。記者跑上橋往下一看,只見該處中游河水已經被污水“染”成了墨綠色或油黑狀,裸露的河床長滿了各種雜草,整個河道里到處是飯盒、塑料袋、廢棄衣物以及果皮紙屑。
記者注意到,由于的河流水量嚴重不足,整個河道基本上是裸露的河床,記者目測了一下,發現河水最窄處只有0.5米左右,最寬處也不及河道總寬度的1/3,即便是有河水的地方也沒有河水流動的跡象。“這讓我聯想到了聞一多先生描繪的那潭死水,”當地一名中年男子調侃地對記者說。據介紹,現在西鄉河的水流量非常小,水體流動性差,特別是在中下游,流量每秒不到0.3立方米,“要是河水充足流量大的話,西鄉河也不會成現在這個樣子!”
就在記者觀察該處河道時,空氣中無時無刻不散發著股股刺鼻的臭味,熏得記者腸胃翻騰、萬分難受,不得不趕緊跑開。“西鄉河真的好臭!”家住寶民二路沿邊某小區的祝女士告訴記者,因為自己家窗戶不幸剛好對著西鄉河,剛買房的時候基本上每天都是緊閉窗門,“我們都搬過來住了四五年,這里始終跟臭水溝一樣亂糟糟的,沒看到有哪個部門來整治和改造,不過還好,幾年下來現在這股臭味我們都習慣了!”
“臭,實在是太臭了!”已經年滿75周歲的鄭老伯,是生在西鄉長在西鄉的原居民,在西鄉街道生活了75年的他,對整條西鄉河有著獨特的情感。“西鄉河給我們這代人留下了一段難忘的時光,”鄭老伯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西鄉河邊,“我是親眼看著西鄉河從一條清水河變成污水河的,很小的時候,記憶中西鄉河的河床是很寬的,河水清澈見底的很干凈也很甜,我們平日里喝的用的就是西鄉河水!”據鄭老伯介紹,大概是1965年左右,西鄉河的水質開始變差,“從上世紀80年代起,河水就開始一天比一天臟,一天比一天臭,我兒子還曾在西鄉河里游過泳撈過魚,但我孫兒那一代,壓根兒沒見過河水干凈時候的樣子!”
三大“殺手”弄臟河水
寶安區水務局水辦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造成西鄉河污染的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是居民生活污水無節制的排放;第二是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垃圾這一類的固體廢物污染;第三則是工業區廢水廢渣的排放。
在實地走訪期間,從西鄉河上游鐵崗水庫附近,一直到下游的大鏟灣及珠江口,記者看到沿河有相當多的排污管道,這些排污管道有的臨近工業區,有的臨近居民樓,也有的臨近商業區。記者注意到,這些管道所排放的水大多都是烏黑的臟水廢水,“西鄉河變成這樣,就是因為這些工業區和居民區的人,昧著良心將廢水廢渣和各種污染物直接排進西鄉河,沒有經過任何截污或者凈化處理,”鄭老伯說,這些污染源中居民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占據了很大的比重,“西鄉人民整天罵西鄉河臭,嫌西鄉河臟,卻不曾想這是西鄉人民在自食惡果,有人說生活污水是西鄉河最大的污染源,我舉雙手贊成!”鄭老伯說。
老伯說的有沒有道理呢?記者注意到,西鄉河凡是臨近居民區的河道地段,平均都有好幾個排污管道和好幾堆生活垃圾,與此同時,西鄉河沿河過往的行人,也經常將廢物和果皮紙屑隨意往河里面丟,甚至還有行人往西鄉河里隨意大小便!1月8日上午11時許,就在記者來到新西鄉水閘處附近探訪的時候,一名穿著黑衣服留著短發的中年男子,越過機動車道左側的綠化帶后,徑直來到西鄉河邊旁若無人地拉起了小便,盡管當時西鄉河邊來往行人絡繹不絕,但該男子絲毫不予理會。
巨額拆遷費成治理難題
“盡管有關部門已投入很大,但成效并不明顯,現在整治起來,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更大了。”寶安區水務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道出了個中緣由。西鄉河流經的一段繁華地帶就是西鄉步行街,有商鋪150家,建筑面積6萬多平方米,其中街鋪面積2.5萬平方米,是商業旺區。因為涉及到的房屋拆遷面積就達到8萬平方米,對于治理西鄉河來說,這里無疑是最為艱難的河段。寶安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三期工程考慮到西鄉街道拆遷的問題,前前后后數萬平方米的工程量,需要巨額的拆遷賠償費用,“因為政府暫時沒有那么多的資金賠付,所以想等到和西鄉舊城改造結合起來同步實施,現在看來還有一定難度!”
昨日,記者來到西鄉商業步行街,這里非常繁華,各種商品琳瑯滿目。但順流而下的西鄉河流經的這一帶,成了污染的“重災區”,河兩岸住戶的生活污水幾乎全部流入了西鄉河。對于只顧著營生的商家們來說,店鋪后面的河流成了他們處置垃圾、污水最好的去處。昨日,記者不時看到,住在河邊的居民,推開后面靠河的窗戶,或端著鐵鍋,或端著臉盆,往河里傾倒生活用水。連日來的采訪中,記者發現這一段的河水是最臭的,河里的水質也是最差的一段。
治理投入巨大收效甚微
記者了解到,目前針對西鄉河中游的三期整治項目也已施工,計劃在2011年六七月份完成,中游截污工程即將完成竣工驗收。屆時,對整條西鄉河截污的工程將全部完成,這就確保了經地下管道排放的污水不再流入污染西鄉河。
西鄉河唯一的水源鐵崗水庫已經被列為深圳一級水源保護區,提供全市人民的飲用水,飲用水排入西鄉河已是不可能了。那么,沒有活水注入的西鄉河,該如何實現往日的涓涓清流?西鄉街道辦的答案是:固戍污水凈化處理回灌西鄉河。
西鄉河全線的一、二、三期整治工程完工后,原本排入西鄉河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何去何從?西鄉街道建筑工程事務中心三期項目負責人李工告訴記者,新設的截污箱涵作用就是把原來下水道的污水轉而流往設在固戍的污水處理廠。“打算將經污水處理后的水重新灌入西鄉河,這樣一來,整個西鄉河便有了活水源頭。源源不斷的凈化水不間斷地沖洗河床,這樣一來西鄉河水質變清,就變得容易多了。”
西鄉原住民溫先生卻認為,西鄉河的治理前期已經投入2.5億,如今卻沒見到水質有任何改善跡象,市民張先生認為:“只要西鄉河重現清水、化臭水溝變成景觀河的可能性很大。”張先生同時也表示,目前已經投了2.5億了,這不是一個小數字,后面肯定還要投入不少,“但愿納稅人的錢花得實在、花出實效,讓西鄉河水不臭,水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