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市副市長李異建表示,要確保全市生態環境安全達標,并得到進一步改善;確保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目標一定實現。(青琪攝)
各縣市區分局、支隊一把手遞交環保工作責任書(青琪攝)#p#副標題#e#
紅網株洲3月1日訊(分站記者 青琪 通訊員 曹浪波)一江四港的整治已成為湖南株洲市創環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特別是湘江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受到各方關注。在今天上午召開的2011年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株洲市環保局局長李必農介紹,湘江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任務8類251個項目,已經圓滿完成。
2010年,株洲市空氣質量達良好以上天數345天,良好率達94.5%,空氣質量首年度達到二級。湘江株洲段水質保持Ⅲ類,連續4年未出現重金屬超標現象,市區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單因子評價)首年度100%;連續4年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對照環保模范城市26項指標,已達標21項,未達標的5項也穩定提升;2010年榮獲全省市州環保工作目標責任考核一等獎。
湘江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任務8類251個項目,也圓滿完成。包括:取締關閉茶陵縣康華化肥工業有限公司;按期完成株洲市海達集團化工有限公司停產治理;按期完成限期治理工業污染治理項目16個;完成92家造紙企業污染整治;搬遷株洲選礦藥劑、株洲海達新材、株洲天成化工、茶陵縣大地鎢業、株洲好棒美食品等5家污染企業;完成123家畜禽養殖場限期治理;建成龍泉污水處理廠二期、河西和五縣市污水處理廠,共計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2.5萬噸/日;按進度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工作。其中醴陵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已提前完成,炎陵縣、攸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年初完成,株洲縣、茶陵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在2011年8月完成,株洲市垃圾發電項目在2012年12月完成。
今年株洲市環保工作的總體目標是: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完成省控指標,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空氣、水功能區,飲用水源三項環境質量全面達標,環境監察監測綜合樓全面完工,“數字環保“工程全面建成,一舉實現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驗收的目標。
根據規劃,今年株洲市將在3月底完成環境監察監測綜合樓的“美化、亮化、綠化”工程,7月底完成“數字環保”工程建設;10月實現各項創模指標全面達標,迎接省環保廳預驗收;12月創模各項工程全面完成,迎接國家環保部驗收。
“現在全市的環保意識得到了明顯加強,生態環境也有了有效改善。”株洲市副市長李異建表示,要樹立全域株洲、品位株洲的意識,“確保全市生態環境安全達標,并得到進一步改善;確保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目標一定實現。”
對今年的環保工作,李異建要求,要強化認識,高度重視環保;抓住重點,全面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嚴管重罰,確保環境安全達標。“關停搬遷落后的企業;管住重點污染排放的企業,確保安全排放;重金屬污染土地做好生態修復、利用的方案編撰工作;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力度,特別是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建立;抓好數字環保為主要內容的環保能力建設;加大協調指導一江四港的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