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株洲市環保局透露,2014年1月1日起,市22家國家重點監控的企業,不僅要接受環保部門的監督性監測,還應自行監測并公開排污信息,主要包括廢水和廢氣的實時監控數據。
國控重點污染源排放比例占7成
市環保局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科科長易廣志介紹,株洲的企業按排污量,分國控、省控級別,俗稱“重點污染源”或“污染源”。
“株洲有22家國控重點污染源企業,排污量占到全市的污染物排放總量約七成。”易廣志說。
環保局近日下發的相關文件顯示,從2014年開始,上述企業將自行監測環境信息,并通過多種方式對外公開。企業自行監測內容包括:水污染物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大氣污染物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
易廣志介紹,此前,這些國控企業大部分也開展了自行監測,監測數據是與省環保廳、國家環保部聯網,并未公開。一些企業不愿披露環境數據,因為負面的信息首先會帶來公眾非議,也影響消費者購買其產品。
排放濃度、超標倍數等都須公布
根據辦法,企業已安裝在線污染物監控系統的,將按照相關行業標準,實時公布水污染物排放監測結果、大氣污染物排放監測結果。手工監測的企業,也要每日監測完成后在次日公布。
公布內容包括排放濃度、是否達標、超標倍數等。此外,如果企業的環評報告中有規定的話,企業不僅要公布自身排污情況,還需對附近的環境敏感點進行監測和公布。
公開信息至少要保存一年
在公開方式和保存時限上,環保部要求國控企業應在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建立的公布平臺上公開自行監測的信息,并至少保存一年。
易廣志表示,株洲市環保局正在等待省環保廳建立的“省級發布平臺”啟動的消息。除此之外,環保部門也鼓勵企業通過企業對外網站、廣播、電視、報紙、廠區外的電子屏幕等其他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自行監測信息。
企業如弄虛作假將受罰
市環保局表示,22家企業自行監測的信息如同食品產品包裝上列的配料、成分一樣,是“企業自己寫的,不是監管部門寫的”,食品監管部門會對產品進行檢查,環保部門如果發現超標也會處罰。
辦法強調,對于企業拒不開展自行監測、不發布監測信息或弄虛作假的行為,環保部門可以按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處罰,并可以向社會公布、不予環保上市核查、暫停環評文件審批和停發排污許可證。
同時,還可建議金融、保險部門不予信貸支持或提高環境責任保險費率,以及建議取消政府采購資格等。
按照環保局的要求,此規定明年1月1日起實施。
【聲音】
“希望其他企業也能公布排污信息”
家住石峰區白石港選礦藥劑廠家屬區的羅先生說,公眾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既然國控重點企業的污染源信息公開了,希望其他企業也可以參照執行。
中鹽株化集團公司相關人士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一規定將使公眾對企業的監督更為及時有效,有利于增強企業自身環境責任感。“作為倡導綠色生產的大型化工企業,株化接受公眾監督,未來公布數據不漏報,不瞞報。”
【相關閱讀】
22家國家重點監控企業
廢水國控企業企業
中鹽湖南株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柳化桂成化工有限公司
株洲市海達集團化工有限公司
株洲興隆化工實業有限公司
湖南湘洲食品有限公司
廢氣國控企業企業
中材株洲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中鹽湖南株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大唐華銀株洲發電有限公司
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柳化桂成化工有限公司
株洲興隆化工實業有限公司
華新水泥(株洲)有限公司
污水處理廠國控企業
株洲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龍泉污水處理廠
株洲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董家塅污水處理站
株洲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霞灣污水處理廠
清水塘工業廢水處理利用廠
株洲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國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攸縣首創水務有限公司
茶陵首創水務有限公司
湖南永清水務有限公司炎陵分公司
醴陵首創水務有限公司
重金屬國控企業
湖南經仕集團實業有限公司
中鹽湖南株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株洲市品和鋅材料有限公司
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縣表面處理廠
【公布內容】
污染源基本情況、污染源監測、總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費征收、監察執法、行政處罰、環境應急等環境監管信息。
【公布頻次】
自動監測:每天實時發布
手動監測:監測完成后次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