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美麗天津,一號工程”正在本市如火如荼的進行,“四清一綠”活動也開展的有聲有色。在武清區白古屯鎮有這樣一個村子,它走在了清潔村莊的前列,四通八達的環村污水處理管道像血管一樣構成了村里的排污網絡,帶走污水的同時,也為村里帶來了干凈的街道和清新的空氣,帶來了村民們的好心情,它就是全國文明村鎮東馬房村。
走進冬季的東馬房村,筆直的街道干凈而整潔,路兩旁是壘砌的高臺,整齊的放置著一個個裝滿玉米的架子,黃澄澄的一派豐收景象。記者跟隨村委會主任祖士波來到了村民劉海林的家門口,劉海林正端著一盆水從大門里出來,正當記者擔心他會潑向街道的時候,劉大哥卻打開了一個貌似“井蓋”的東西,把水倒了進去。記者趕緊上前一探究竟。“大哥您好,為什么往這里邊倒水啊?這是咱們村里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管道),現在家家戶戶門口都有這個,這些生活污水一直流到咱們村南口有一個污水處理廠,都走那去了。”
人們常用“四通八達”來形容路網建設,但是在東馬房村四通八達的卻是生活污水處理管道。村委會主任祖士波告訴記者,污水管道埋在地下兩米處,當污水水面達到一定高度后,污水便自動流進處理設備,每天可以處理二百噸的污水,經過降解處理后的水可以用于灌溉農田。
除此之外,東馬房村還建立了長效保潔機制,對生活垃圾實行定人、定點收集,全村一共放置了二百多個垃圾箱,做到了村莊生活垃圾、污水的及時清理。村委會主任祖士波告訴記者:“配合著天津一號工程我們村開始做一些長效保潔,一些衛生死角要清除掉,把現在有的以前遺留的垃圾坑需要填埋,坑塘整治一下,把環境做的更好,讓村莊更美麗。”
村莊環境好了,村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心情自然也好了。劉海林說:“作為村民來說,人家一問你是哪個村的?一聽是東馬房的,說你們村搞的不錯,文化娛樂、環境衛生各方面搞的都不錯,確實感到榮幸。咱不必去住高樓大廈,農村我感覺住著也挺舒服的,最起碼環境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