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排水B管線。
|
|
唐家沱污水處理廠全景。本欄圖片均由重慶水務集團提供
|
|
出廠水質較其他區域提前3年達到國家新標準;
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率99.9%以上;
長江干流重慶段入境斷面水質Ⅲ類提升為出境斷面水質為Ⅱ類;
重慶在提高飲用水質和保護水源方面取得的成績靚麗矚目。供水水質位列全國前十位。
然而,10年以前,在全國43個重點城市自來水質量考核評比中,重慶排名一直在倒數幾名。
一個城市如何實施浩大的“凈水工程”?重慶如何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四件大事”之一?
重慶的行動和成績給出了清晰的答案。
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優質水
啟動總投資達116億元的“凈水工程”,開啟了重慶“水革命”的歷史新篇章這一重慶水務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
時間回到10年前,當時的重慶水質“四化”(源水惡化,水廠老化,管網陳舊化,二次污染嚴重化)現象已非常嚴重,供水能力明顯不足,老百姓時常遇到沒有水、排隊挑水、限時供水、“夜來水”、“滴滴水”的情況。
為了盡快改變這種狀況,我市于2001年實施了率全國水務改革之先的創舉成立重慶水務集團,并賦予其“保障供水、治理污水、資產增值”三大使命。
當年,新成立的水務集團迅速啟動了總投資達116億元的“凈水工程”,開啟了重慶“水革命”的歷史新篇章。這一重慶水務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主要由“供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兩部分組成。
針對不少水廠建于上個世紀60年代、最老的水廠建于上個世紀30年代;主城供水管網有的使用已達70年,管道內部已深度結垢銹蝕,二次污染嚴重的現狀,水務集團從凈水工藝、設備設施、自動控制、在線監測等方面著手,有計劃地實施了供水工程。
當時,沙坪壩水廠在不提高水價的情況下,由企業自籌資金3億多元進行改造,其邊生產、邊施工、分步實施的難度在國內同行業尚屬首例。然而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沙坪壩水廠改造后濁度指標優于改造前6.5倍,優于國家供水水質新標準4倍。
據水務集團董事長武秀峰介紹,10年來,水務集團完成工程投資21.3億元,建成投產項目14個,增加日供水能力58.5萬立方米。新建水廠2座,改造水廠8座,實施舊管網改造409公里,完成一戶一表改造105萬戶,使全市主城供水水質實現了從放心水到優質水的歷史跨越。
據了解,目前,主城供水出廠水水質合格率達 100%,管網水水質合格率達99.9%,出廠水質提前3年達到國家新標準。其中最重要的濁度指標,管網水為0.35NTU,比10年前提升54%,比國家標準提升了69%,優于歐共體飲用水標準,供水水質位列全國大中城市前十位,直轄市第二位。
讓庫區碧波粼粼
投資50億元新建和改造58座污水處理廠,主城污水收集處理率由7.2%提高到93%;庫區污水收集處理率由0提高到84%;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率99.9%以上。
10年前,主城區污水處理率僅為7.2%,整個三峽庫區每天有近200萬噸的直排污水,各區縣污水處理率更是為零。
三峽水庫是長江中下游的生態安全屏障和全國淡水資源的重要戰略儲備基地,三峽成庫后,重慶人民賴以生存的三江水狀況如何?重慶市民的飲用水安全能否得到保證?這不僅是重慶市民關注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國乃至世界極為關注的大事。
幾乎是在零起點的基礎上,我市通過投資50億元新建和改造,形成了58座污水處理廠、1230公里污水干管、日處理能力200.25萬立方米的宏大規模。日污水處理能力增長41倍;主城污水收集處理率由7.2%提高到93%;庫區污水收集處理率由0提高到84%;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率99.9%以上;COD累計削減量達63.8萬噸,極大改善了庫區水體環境,創造了長江干流重慶段“入境斷面水質為Ⅲ類,出境斷面水質為Ⅱ類”的奇跡。
據了解,在眾多工程中,主城排水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市最大的城市環境項目。工程涉及5區21個排水區域、8家設計院、6家監理單位、40多家施工單位、15個國家和地區160余家生產廠商、全長77.2公里的四條兩江四岸污水截流干管、30公里主干管開挖隧道、0.925公里的過江隧道、最大箱涵規格大7.2米×4米……施工條件極其復雜,需要逢山穿洞,遇水架橋,在夾縫中安管道,在江河底挖隧道……但是,我市克服了重重困難,提前1年完成了主城排水工程。
國際監理法國索格里公司總經理在參觀完主城排水工程后感嘆:“如此巨大的規模,如此高規格的技術要求,如此復雜的施工條件,要求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其難度無法想象”。
事實上,“十一五”期間,長江、嘉陵江、烏江重慶段水質總體保持Ⅱ類,長江出境斷面為Ⅱ類水質,庫區水質穩中趨好,在全國七大水系河流中處于最好水平。
近年來,我市還完成了庫區1397家工業企業的搬遷和結構調整,先后啟動了5批165家污染企業環保搬遷項目,結合三峽庫區淹沒企業的搬遷,對庫區1397家工業企業的搬遷和結構調整,嚴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全市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在經濟快速發展情況下持續下降,全市化學需氧量減排12.82%,超額完成率為15%。
讓綠水源遠流長
創新融資渠道和體制,形成了統一規劃、城鄉統籌、上下游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體系重慶正式邁入“大水務”時代。
11月7日,整合全市國有水務資產的重慶市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這標志著重慶水務行業正式邁入“大水務”時代,形成了統一規劃、城鄉統籌、上下游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體系。
事實上,2002年,市水務集團成立之初,公司資產只有20億元,其中就有13億元的壞賬。武秀峰說,當時,銀行不愿貸,融資難上難。
當年,我市作出一個大膽決定,讓水務集團與世界500強法國蘇伊士集團聯姻。
此后,雙方聯合組建了3家合資公司,共同投資經營主城北部供水資產和污水處理。中法供水有限公司的組建,盤活存量資產6.4億元,收回現金3.6億元,被業界譽為國內水務與洋水務合作的典范。
隨后,我市又通過發行債券、境外貸款、IPO上市等渠道為提高引用水質和保護水源造血。
2010年3月29日,重慶水務登陸上海A股市場,發行5億股A股,總股本增加至48億股,募集資金34.9億元,超額計劃募集70%。
而新成立的市水務資產公司是市政府設立的統籌城鄉水務一體化經營和管理的新型集團公司,作為財政性項目的“總平臺”、“總賬戶”、“總業主”,市水務資產公司將承擔全市重點水源、城鄉供水、污水處理、大江大河治理、地方水電骨干渠系工程等城鄉水務的建設管理任務,并形成集源水、供水、排水、水電及相關水利設施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出席7日掛牌成立儀式的市長黃奇帆說,成立市水務資產公司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于統一全市水務規劃、統一運作工程項目、統一運作資金,實現“三統一”,形成城鄉一體化的水務集團,統籌全市的水規劃。“十二五”期間,市水務資產公司要充分發揮作用,一方面繼續加大農村水利建設的力度,投資總額將達到800億元,力爭提前五年實現2020年的水利發展目標;另一方面要不斷滿足城市人口增長帶來的用水量的增長,大力提升區縣城、鄉鎮、農村的自來水水質,使之達到主城的水平,讓市委、市政府放心,讓市民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