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梧州市環保局獲悉,2011年以來,環保部門推動沿江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提高污水處理企業的處理負荷率,嚴格項目環評,大力開展河道環境整治,使地表水環境質量始終保持著優良狀況。
從全市七個地表水質量監測斷面的數據看,各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水的標準,特別是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據介紹,梧州市于2010年初啟動清潔生產活動,引導企業強化預防污染策略,減少污染物排放,提升了企業原材料的利用率,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如,廣西梧州日成林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實施清潔生產方案,企業年產生經濟效益約450萬元,單位產品耗水量下降52%、廢水排放量減少31%、水循環利用率提高4.66%,推動了企業資源利用率的提高。
目前,梧州市已經確定對七家重點企業進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其中,六家企業已通過市環保局組織的評估,還有一家企業正在完善審核報告。這七家重點企業預計投入3000萬元進行清潔生產整改,每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000萬元,減少排放廢水20萬噸,化學需氧量130噸、二氧化硫220噸。
環保部門還加大對污水處理廠的監管力度。2011年,全市污水處理廠的平均處理負荷率已經達到9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個百分點。城市污水處理率提升至85%,同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經測算,去年1至11月份,全市已經分別削減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1495噸和252噸,提前完成任務量。
強化項目環評,是保障生態和諧的主要手段,市環保局加大項目環評,對無法通過環評的項目堅決不予審批。僅去年前11個月,因選址、產業政策不符合規定,或者存在擾民等因素,市環保局對100個咨詢項目給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因環評質量或選址條件暫緩或不予審批的項目15個。
目前,《梧州市生態市建設規劃》、《梧州市生態功能區劃》已經通過市政府審核。一系列環保措施的強力實施,將更加有效地助推我市的城市生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