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河從環境臟亂的臭水河換了面貌,成了一條有風景的休閑水域,這是雨污分流的成效,水更清,環境更好,這是南京大規模實施清水行動的目標,也是市民們的愿望。本報開通的“兩會直通車”得到了市民的“邀請”,去看一看整治后的金川河。本報記者 王娟 陳郁 文/攝
■現場探訪
整治后的金川河還有污水口
在76歲的市民陸忠亮印象中,他家門前的那條金川河,以往就算是冬天,這河里面的惡臭都是撲鼻而來,而到了夏天,成群結隊的蚊子便從臭河中鉆著空往窗戶里鉆,很多不堪其擾的居民不得已都將臨河的窗戶用紙給封起來。而從去年下半年,他發現金川河似乎沒有味道了。而當這位76歲的老人走在親水步道上,近在咫尺的金川河變化更是讓他感慨萬千,河水不臭了,周邊新增的亭臺樓榭和親水步道,讓陸忠亮心情舒暢,這種變化讓他感到分外的欣喜。
雖然看到了城北護城河和金川河流域在經過治理后的變化,但是住在虹橋附近的陸忠亮老人還是細心地發現,經過治理的金川河中支流域的有些污水口還在向河道內傾瀉污水。“你看看那里,大白天都敢排污水呀。”在金川河中支虹橋附近,陸忠亮老人指著這段河道一邊的洞口氣憤地說。記者注意到,這個洞口大約有七八十厘米的直徑,洞口的一半被磚頭所封住,而另一半則向外冒著黑污水。
看見記者在拍照,一位附近的居民說,這條河道大約是去年五六月份剛剛清淤,熱火朝天的干了好一陣子。印象中的這個排污口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排污水下河了,不知道現在怎么又開始排污了。
順著這個河道記者往南走,不遠處傳來的嘩嘩聲又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在與剛才那個排污口相距100米左右的位置,又有一個更大的排污口在向金川河內排放污水。
就在這兩個私排污水口的上方,一個緊鄰河邊的洗車點也讓陸老擔憂,因為這個洗車點所洗下的臟水就順著下水管道直通金川河。不僅如此,在探訪的路上,一家飯店的廁所和廚余垃圾的搜集處也就緊鄰金川河邊。河道內的殘渣爛菜漂浮其中還泛著油光。
“政府花了大本錢治理金川河,對整治成果的維護更重要呀。”面對記者,76歲的陸忠亮希望通過本報提醒相關部門,在治理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長效管理,對破壞雨污分流工程的單位或個人,應該采取有效手段進行打擊,而不能手軟,浪費錢呀。
■市民心聲
金川河整治需多部門協作
金川河之所以被整治,主要還是因為水質太差了。那么,金川河歷年的水質狀況究竟如何呢?記者從南京市環保局公布的環境公報發現,3年來,金川河水質年年無法達標,主要污染物是來自于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指標,每年超標都有六七倍,是典型的劣五類水體。
究竟誰在向金川河排污呢?南京市環保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上世紀中期以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也開始排入金川河。而到了1985年,當年全年,內外金川河共接納了75家企業的943萬噸廢水。但隨著對工業排污治理的進行,生活污水已占了污水的大部分。“到了1994年,生活污水已達到了工業廢水排放量的三倍。”
而為了治理金川河,南京也切斷了工業污染源,工業企業被逐步外遷。現在的污染主要就是來自周邊的生活污水。不過,河海 大學教授陳明釗告訴記者,金川河兩岸能否實現雨污分流的初衷,還存在很大的難題。
今年,南京市政府發布通告,嚴禁金川河流域周邊的單位向河中排放污水,不符合的將要進行有效整治。南京市環保局一位負責人表示,一旦他們接到有人向河道排污,一定會在第一時間查找污染源。現在河道兩岸一般是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餐飲排污。
“按照規定,金川河沿線的排水用戶要向市城市管理部門申領排水許可證。排放工業廢水,醫療污水還應申領排放水污染物許可證,而且排放出來的水必須按規定先進行預處理,然后才能流向城市污水管網,再送進污水處理廠。”對于違規排放并拒不整改的排水用戶,則由城市管理、環境保護部門依法進行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依法對其實施停產、停業整頓或關閉等相關措施。
市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并不屬于執法范疇,要解決生活污水問題,還得靠雨污分流,將生活污水直接送到污水處理廠。而餐飲排污則是環保部門的責任。“如果發現有餐飲企業對金川河排污,我們會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金川河流域的雨污分流工程已接近尾聲,這項工程讓雨水、污水各行其道,雨水直排入河,而污水通過新鋪設的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不過,河海 大學陳明釗教授表示,僅靠目前實施的雨污分流工程,還無法完全控制污水下河。因為還會存在接入管網的“點源”亂拉亂接、不規范排水的問題,以致污水可能會排進雨水管。陳明釗教授認為,金川河整治還需要多部門的協作。
■委員建議
“清水行動”要盯細節
持續關注南京雨污分流工程的南京市政協委員楊林,在評價現階段雨污分流工程成效時給予了肯定,他說,雨污分流經過一年多的實施推進,取得了一些成效,一些主要河道的水變清了,不臭了,一些下水口的修繕也讓市區內的積水大大減少。
然而面對這些改善,楊林委員卻有一個擔心,就是雨污分流中現在所暴露出來的細節問題,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楊委員說,雨污分流工程在不斷推進中,如果要將下一階段的工程做得更好,就必須先從技術和管理層面高度重視現有的問題,例如治理好的河道兩邊,為啥還會有排污口在偷排污水等。要反思這些問題所出現的原因,是因為新建的排污管道容量不夠,或是排污企業就是有恃無恐?這些都需要一個完善的機制和解決方案。在楊林看來,再好的想法最終都得靠良好的執行力來貫徹。
另外,他也建議市民應該樹立起城市環境的主人翁意識,生活在此座城中,我們都是藍天綠河的享受者,自然也得是當仁不讓的維護者,像愛家一樣愛護這座城市,面對破壞河道的行為,市民就應該積極舉報,并堅決從自身做起,不做污染河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