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海洋局海島司考察團一行10余人到膠南積米崖港區靈山島調研海島整治修復及保護項目。據悉,該項目主要從海岸線整治及海洋生態環境修復、海水淡化工程等五個方面著手,對靈山島進行全面整治修復及保護。目前,圍繞靈山島整治修復及保護項目的前期工作已經初步完成,整個項目總投資10904萬元,計劃2013年完成。
海岸線15年減少60米
淳樸的漁島民情、獨有的海島風光、典型的海洋地質地貌都已成為靈山島的“天然名片”,每年吸引著3萬多中外游客登島觀光。據介紹,靈山島在冊人口2700余人,有12個自然村,計劃建設成生態優良、環境優美 、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的海島生態旅游度假區 。
隨著海島的開發和大量游客的涌入,靈山島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逐漸顯現出來。據調查,2007年靈山島的海岸線長度為14.29千米,比1992年的調查結果減少了60米,西岸比較穩定,東岸侵蝕較為嚴重。另外,部分人工修筑岸線經多年海浪、海水侵蝕已破舊不堪,靈山島海岸線和海灘等都遭受了損壞。
污染讓靈山島很受傷
游客給這座海島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造成了近海海域與沙灘的污染,隨意丟棄的垃圾得不到及時處理,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進海。另外,無序的“掃海”式捕撈給靈山島周邊海域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造成一定破壞。
此外,靈山島的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滯后,淡水資源不足,按照現有的供蓄水方式,每年春季、冬季雨水稀少的時候,海島居民都會出現供水困難;海島上村莊依山而建,沒有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造成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海,生活垃圾隨意堆放,對海島自然風貌、天然景觀造成嚴重破壞;島上雖建有環島公路,但寬度較窄,車輛雙向行駛避讓困難,且東南段未修;島上無自行發電設施,主要通過大珠山至靈山島的海底電纜供電,電纜老化嚴重,運行故障頻發 ,電能供給受外界影響大。
治水治污通電修復海岸線
2011年3月,膠南靈山島整治修復和保護項目通過了省級專家評審,并上報國家海洋局 。該項目主要從海岸線整治及海洋生態環境修復、海水淡化工程、垃圾集中處理工程、海底電纜副線工程、建設模塊化污水處理系統設施五個方面著手,對靈山島進行全面整治修復及保護。
根據項目計劃,對海岸線整治及其海洋生態環境修復,將拆除150畝的巖礁養殖池,恢復6.3千米的自然海岸線,擴大鵝卵石海灘和沙質海灘面積20萬平方米。
為滿足2700余名駐島居民和日均150名游客的用水需求,將形成日生產淡水300噸的海水淡化工程,位于靈山島李家村,工程概算800萬元。
據估算,靈山島日產垃圾總量為4噸。對此,將在亞脖子口建設一處小型垃圾處理站,計劃建設垃圾處理場1處,建設垃圾處理房屋1處,購置處理垃圾設備1宗。實現島上生活垃圾清運率100% 、處理率95% 的目標;并新建模塊化污水處理系統設施,投資建設污水處理模塊 13個,敷設覆蓋島上12個自然村的污水管網,實現島上生活污水收集率85%,處理100%的目標。
另外,在靈山島至膠南市濱海街道辦事處高峪村之間敷設海底電纜12535米,總投資約2229萬元。項目將從根本上解決靈山島軍民用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