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內全市建立交橋蓄水池
此外年用水量超千立方用戶重點監管新建重大項目先進行節水評估
2015年內全市修建89個地下蓄水池,重點解決下凹式立交橋排水問題。并采用流域斷面法檢測水質污染情況。今后,新建重大項目將首先進行節水評估,年用水量超千立方用戶也將重點監管。
今天上午,北京市“十二五”時期水資源保護及利用規劃公布。“十二五”期間,全市總投資約1000億元,規劃安排水務建設項目284項。全市將建立流域斷面水量、水質考核機制。按行政區劃、管理權限,建立流域監測斷面,市、區、鎮逐級簽訂責任書,監測斷面達標率納入對各級政府的考核體系。
今后,城鄉建設區域將按照“先入滲、后滯蓄、再排放”的原則,同步建設雨水利用設施,增加滯蓄利用雨水的能力;中心城及新城的居住小區、公共設施區等區域,采取修建蓄水池、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等方式收集利用雨水。
在建、新建小區、公共設施區等建設雨水利用工程,收集的雨水經處理后用于灌溉綠地、洗車、噴灑路面等。
●規劃措施
建89個蓄水池解決橋下積水
結合道路橋梁建設和城市積水點改造,全市規劃建設89個地下蓄水池,重點解決下凹式立交橋排水問題。
全市將充分挖掘河湖蓄滯雨洪能力。規劃在中心城西部建設雨洪水引滲工程;在中心城東部修建雨水調蓄工程,利用清河砂子營、壩河千畝湖等蓄滯洪區蓄滯雨洪,減輕河道排水壓力。
在郊區縣,將利用河道閘壩、坑塘洼地、老河灣、砂石坑等建設雨水利用工程750處,實現雨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建立監測機制監管“用水大戶”
全社會樹立取水必須計量、用水必須節約的意識,對年用水量超過1000立方米以上的用戶建立監測監管機制,用水總量控制要逐步落實到區縣、鄉鎮、街道和用水戶,要嚴格用水總量控制,引導區縣將產業布局與用水總量緊密掛鉤,引導發展高新技術。
同時要對城市小區、工業園區、農村地區的用水強化監管。
新建重大項目進行節水評估
按照新修訂的《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完善節水目標考核體系和考核獎懲辦法形成完整的節水責任體系,并建立節水考核評價制度。
嚴格實行建設項目節水“三同時”開展新建重大項目節水評估,落實用水總量控制目標責任制。記者 李潔 蒲長廷